军史上有一段惨痛的记忆,那就是西路悲歌。西路军是1936年冬由红4方面军主力与红1方面军的5军团(改为了第5军)2万多人西渡黄河作战的部队,占当时红军总数的五分之二。其中,机关、医院、伤病员及勤杂人员,又占了西路军的40%左右。孤军深入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西北军阀中的马家军等血战多日,由于兵力悬殊,最后弹尽粮绝,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令人痛心。在西路军中,有一支1300多人的娘子军队伍,这就是红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这个团的团长王泉媛和政委吴富莲都是中央红军出发时的32名女红军之一,1、4方面军会师后,她俩才被调到红4方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任职的。本文主要说说王泉媛的坎坷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泉媛生于1913年,江西省吉安县敖城乡沪富村人。她原姓欧阳,16岁被送给茶园村的王姓人家,才改姓王。敖城乡位于吉安县南部,曾是战国时期楚相孙叔敖的封邑。如今敖城乡已撤乡建镇了,由原敖城乡和前岭乡合并而成。1930年,17岁的王泉媛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少共吉安县委妇女部长、湘赣省委妇女部干事、少共中央青妇干事、中央妇女部委员。1934年10月,在中央卫生部妇女工作团工作的王泉媛随中央红军长征。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后,王泉媛遇上了后来成为她第一任丈夫的王首道。王首道是湖南浏阳县人,生于1906年,比王泉媛大7岁。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王首道就进入毛主席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了几个月,和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1933年11月,王首道被调往中央苏区,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后被调到中央组织局担任秘书长。长征期间,王首道先后任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在遵义,党中央抽调一部分同志组成地方工作团做群众工作,负责人为王首道,王泉媛也被临时抽调来,两人遂很快熟悉了,并彼此产生了好感。此前,王首道结过婚,他的第一个妻子叫王绍坤。当年王绍坤为掩护丈夫王首道而被俘,在受尽酷刑后被敌人杀害,丧心病狂的敌人,还把王绍坤的头颅挂在浏阳城墙上。王泉媛和王首道在遵义结婚了。成为了王首道的第二任妻子。他们的婚姻,是长征路上唯一经过组织特批的。1935年6月,红4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也就是红1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王泉媛被派到红4方面军工作,随红4方面军转战川西,任中共川西省委妇女部长。8月,王泉媛调任西路军总指挥部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再后来,王泉媛所率的妇女抗日先锋团被编入西路军,曾血战河西走廊。妇女抗日先锋团的指战员们很勇敢,在多次阻击战中消灭了不少敌人,还数次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丝毫不落下风。在掩护主力突围时,妇女抗日先锋团因弹尽粮绝被打散了,指战员们或牺牲,或被俘,妇女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等相继落入了敌手。西路军被俘者中职务最高的女干部是张琴秋,她是浙江桐乡人,第一任丈夫是作家茅盾的亲弟弟、曾任鄂豫皖根据地主要领导人的沈泽民。沈泽民牺牲后,张琴秋于1936年嫁给了红4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张琴秋曾任红4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西征时任西路军的组织部长。张琴秋、曾广澜、华全双比较幸运,后经组织营救,回到了党内。吴富莲被俘后,不堪遭受侮辱,吞针自杀了。王泉媛也很惨,她由于形象好,被马家军的团长马进昌看上了,要她做小老婆。但王泉媛宁死不从,马进昌无奈,只好将她送回自己的老家期待其“感化”。此间,善于做思想工作的王泉媛先后争取到马家佣人阿喜和马进昌的得力部下、一位姓穆的主任的同情。她要求女红军王秀英来给自己当勤务,马进昌就把王秀英送来了。1939年3月,马进昌的部队换防,一时间很混乱。王泉媛借机通过阿喜向这位姓穆的主任要来了通行证,与王秀英一起逃出虎口,直奔兰州,终于找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请求归队。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接待王泉媛的人很同情她的遭遇,但无奈地告诉她,中央对西路军被俘人员的规定是:一年归来收留,两年归来审查,三年归来不留。纪律就是纪律,谁也不敢违反。共产党队伍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一直有铁的纪律。王泉媛泪流不止,但也无济于事。八路军办事处给了王泉媛5块大洋,让她自谋出路。三年归来的,不止是一个王泉媛。就这样,王泉媛和几个流落在兰州无法归队的西路军女战士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后来,迫于无奈的她嫁给了一个叫万铃的汽车司机,随其去过云南、贵州。再后来,王泉媛和家乡取得了联系,母亲叫她回家,她便历尽艰难,于1942年7月回到了江西吉安敖城老家。得知丈夫万铃又和别人结了婚后,王泉媛只好于1948年嫁给了曾当过红军的刘高华。刘高华是江西泰和县早禾市刘瓦村人,王泉媛从此生活在了泰和县的农村。泰和县与王泉媛的家乡吉安县是邻县,如今都归江西吉安市所辖。新中国成立后,王泉媛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继续奋斗,曾任村生产队长、保管员、大队妇联主任、泰和县禾市乡敬老院院长,先后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对于自己的历史,王泉媛闭口不谈。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都不知道王泉媛就是红军中远近闻名的妇女先锋团团长。一直到了1989年,王泉媛从江西老家来到北京,在朱总司令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康克清的过问和作证下,才终于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党籍和老红军的身份。这一天,饱经风霜的王泉媛已经等得很久了。这一年,她已76岁高龄。晚年时,王泉媛在北京还见到了已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首道,是王首道得知她到京后主动来看她的。王首道说:“我在延安等了你三年,见你没有回来,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秋,王首道在延安与易纪均结婚,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易纪均是四川省合川县人,比王泉媛小1岁,解放后曾任湖南省长沙市育才学校的首任校长。王泉媛泪如雨下。王泉媛一生无子女,但她含辛茹苦地抚养了六个孤儿,使他们得以长大成人。1994年,中央电视台为拍摄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录片,邀请王泉媛等一批老红军故地重游。在河西走廊妇女先锋团的兵败之地,王泉媛禁不住放声大哭。这一年,王泉媛81岁。王泉媛当年是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如今垂垂老矣的她在两个女兵的左右搀扶下,持双枪朝天鸣放,枪响一下,身子抖一下。王泉媛一边鸣枪一边哭喊:"姐妹们,我来看你们了……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早就想来看你们了……可是,我没有盘缠啊!"她的哭喊,撕心裂肺,让在场的人也哭声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的1996年9月13日,王首道在京病逝。王泉媛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哭昏过去了,大病了一场。对王首道,王泉媛始终感情很深,只能说是造化弄人。2009年4月5日,王泉媛在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6岁。(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