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西游记,都是谁在喊弼马温,齐天大圣?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相比,在阅读体验上,没有那么顺畅,这个不难理解。西游记讲的是神鬼传奇,三国演义讲的是人间烟火。咱们大多数人,对自己越是近的事物关注程度越高。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出门看到一个人遭了灾受了难,伸手帮一下的心总是有的,单位里有人遇到了难处,你也会伸手帮一下。但是,你在网上看到非洲难民,或者东南亚某国有人遭了灾受了难,你伸手的意愿就没有那么急迫而高效了。

其实 咱们看西游记,确实是在讲妖魔鬼怪。实际上,讲的是人情世故,讲的还是人间烟火。

举个例子,孙悟空的紧箍咒!小时候看,这么一个具象的事物,到哪里能得到呢?再大一点读西游记才发现,紧箍咒不用去哪里找,人人头上都戴着呢!父母的管教,学校的课堂,社会的是是非非,各种各样的规矩规范,可不就是紧箍咒嘛!

孙悟空被戴紧箍咒,又何尝不是人情世故呢!初出茅庐的捣蛋鬼,打坏了邻居的家伙什,甚至“大闹天宫”,不都是缺少管教,缺少教育的问题吗?我家儿子问我,西游记里,为啥讲孙悟空是“大闹”天宫,而不是“大战”天宫呢?

一个“闹”字完全总结了孙悟空此时此刻的状态,懵懂无知,缺乏管教和规则意识。如果用了“大战”,那么孙悟空的无知和幼稚就无法体现出来了,就不会有后面的“取经”,“戴紧箍咒”等一系列的精彩故事了!

由此可见,西游记可不就是人情世故?

你还不大信,那就再看一个例子吧。

取经路上,大大小小的妖怪,有很多人是鄙视孙悟空的。一听到孙悟空说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就会被人嘲笑一番,说他是“弼马温”!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孙悟空遇难五庄观,去请福禄寿星帮忙的时候;孙悟空打算抛弃唐僧而去路过东海龙宫的时候;还有屡次求救于各位菩萨,天神的时候。他们都是怎么称呼孙悟空,都是尊称他一声“大圣,齐天大圣”!

何以有这样的区别呢!同一个孙悟空,妖魔鬼怪就会嘲笑他,仙佛道神就会尊敬他,怎么回事呢?

这不过又是人情世故,你看那世间百态,越是有资本有地位的人,越不会嘲笑他人;越是生活在底层,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是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

龙王,福禄寿星,各路菩萨都是体制内的人,有正式的编/制,妖魔鬼怪虽说有一定的功力,终究少了一个“身份”,所以嘲笑一个有机会“修成正果”的孙悟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可不就是人情世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