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纪连彬的水墨艺术放在全球化视野下考察,可以更宏观、更清晰地看出中国新水墨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纪连彬的独特贡献。

中国新水墨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种潮流的互动、博弈与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互为消长中,纪连彬始终坚持新水墨的现代实验,但他并非简单地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而是既保持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又植根本土的传统资源,探索中国本土的现代性水墨艺术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梦海 2021 纸本水墨 68cm×137cm

纪连彬的中国现代水墨之路,最初开始于到西藏雪域高原的朝圣之旅。他到西藏采风写生,并没有停留在转经的老人、虔诚的礼拜等表面现象的描绘。而是深入藏族同胞的精神世界,深入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内核,把藏传佛教文化的宇宙生命崇拜观念与老庄哲学的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思想结合起来,同时释放自己心灵深处的自由想象、浪漫梦幻和真挚情感,创造了一批超现实的水墨作品,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祥云萦绕着圣山,祥云凝固成人物,圣山幻化为人物,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方生灵 2021 纸本水墨 123cm×123cm

纪连彬近年创作的一批水墨画,凝云造梦系列已经从斑斓的彩墨画转变为纯粹黑白灰的水墨画。我认为这种纯水墨画黑白灰调子的变奏,标志着中国新水墨本土化、现代性的高度成熟。即使放在全球化视野下,这批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经典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且更富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独特的审美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巢 2021 纸本水墨 138cm×68cm

当代中国艺术的写实主义比较发达,超现实主义比较稀缺。我认为纪连彬的新水墨艺术基本上属于中国本土化的超现实主义,与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不尽相同。相比来说,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更接近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纪连彬的超现实主义更接近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特别是纪连彬的水墨意象更接近荣格的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s),荣格曾经评注藏传佛教经典《大涅槃经》,认为集体无意识即指心理创造的原型意象,是包容所有形式的母胎。据我理解,这种原型意象就是生命意象,就是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同一的生命意象。荣格称赞中国易经的太极图是可读的原型,有的中国学者把原型意象解释为约略相当于老子的道,道之为物,水墨艺术曾受过藏传佛教文化和老庄哲学的影响,但并不是简单的图解原型意象或象征符号,而是艺术地表现画家的心理感受和梦幻世界。而且他这批新作的题材也不限于西藏,而是扩大到东北、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甚至包括非洲、欧洲、域外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连彬喜欢称他的作品是心灵的幻化(Magic change),他的幻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把人、山、水、云、人物与胡杨,人物与荷塘,鹿与树融合在一起,而且它的造型还有浮雕式的立体感。这些都为当代中国新水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纪连彬的新水墨艺术为当代全球化视野下的世界艺坛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