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在全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夯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工作基础,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有活力。

商南县借鉴推广镇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工作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镇办率先实现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乡村治理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大型安置点和具备条件的中型安置点单独成立基层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实现所有安置点基层组织全覆盖。健全安置村(社区)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安置村(社区)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继续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助安置村(社区)培养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定期开展培训,协调推进安置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高度重视安置村(社区)党员发展工作,积极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人员、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参与安置点乡村治理。

商南县推广运用积分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安置村(社区)积分办法,激发群众参与安置村(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推广运用清单制,推广“一事一监督”办法,对党务、村务、财务及重大事项进行全面监督。探索开展安置村(社区)智慧治理,推进安置村(社区)基础台账电子化。建立“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管理平台,助推智慧党建对接智慧社区、智慧小区建设,构建乡村智慧治理一张网。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提供户籍管理、就业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好社会力量在安置点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在安置点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果。依托文化活动广场、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科学常识、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研究制定符合当地习俗传承的节庆活动指引,弘扬节庆活动新风。推动安置点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促进搬迁群健康生活。

商南县开展安置点陈规陋习问题摸底排查,建立治理台账,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积分制、红黑榜、政策激励等措施分类治理。按需在安置点建立红白理事会,红白喜事由理事会组织操办或按标准自行在红白理事大厅操办。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善行义举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指导安置点全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针对移风易俗出台约束性措施。推广道德评议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推动村规民约有效实施。

针对集中安置点,商南县持续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打破户籍限制,迁入地履行好监测帮扶责任,集合全市“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完善防返贫致贫风险摸排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安置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楼栋长及乡贤能人等在监测帮扶中的作用,加大入户全覆盖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建立风险台账,认真分析研判,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实事求是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切实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商南县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物业服务机构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具备条件的安置点逐步引进市场化的物业服务模式,鼓励小微型安置点探索建立业主物业自管模式。盘活安置点资产,拓展物业服务资金筹措渠道,推进物业费减免优惠政策有序退出。结合实际统筹研究解决安置点住房维修基金筹措问题。(代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