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工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祝你顺利”,这几个字是毛主席写在照片背后,赠给即将要分别的警卫员的,这个警卫员跟在他身边6年,因为工作需要,他将要被调离,毛主席赠字给他,说明主席对他的期望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他也没有让主席失望,12年以后,毛主席来济南视察工作,想到当初的那个警卫员就在这里工作,于是就提出见上一面。当他听说警卫员如今的职位时,也是感慨地说道:红小鬼出息了。没过多久,一位40多岁的军人兴冲冲的跑到了主席的住处,与主席见面后,主席打趣的说道:小鬼,12年不见,你的官做得不小嘛。

那么主席口中的小鬼是谁?作为警卫员,主席为何会那样看好他?他和主席又有什么关系?而他如今又是什么职位? 一起来聊一聊毛主席与警卫员陈昌奉之间的红色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昌奉,1915年出生于江西宁都的一个普通农户家里,他的家庭同大多数农民一样,被地主剥削欺压,家里常常因吃饭问题发愁,他母亲为了能让他多吃点,长期忍受饥饿最后去世了,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红军来了,他们打地主分田地,帮助农民改善生活,这样的队伍,让年仅14岁的陈昌奉十分向往,于是就与父亲商量,让他去参加红军,他父亲是明白人,看到儿子有这样的志向,欣然的答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陈昌奉就报名参军了,那时红军队伍还不够壮大,各方面都需要人手,虽然陈昌奉年纪还小不能上阵打仗,但做个勤务员什么的绰绰有余。就这样,14岁的陈昌奉就成为了红军队伍司务科的一名红军战士,当了红军后,小小年纪的他工作一丝不苟,干什么事都不让自己落在最后,表现的很勤奋也很活跃,3个月后,朱老总发现了他,觉的这个小伙子很不错,他想到主席身边正需要一个这样勤快的警卫员,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毛主席对警卫员是没什么特别要求的,很多事他都是亲力亲为,甚至都不需要警卫员帮忙,但对于朱老总的推荐,他还是欣然同意了,就这样,15岁的陈昌奉成为了主席身边最小的警卫员,他这一干就是6年。起初,主席还没有发现这个警卫员的特别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席发现,这个警卫员工作很细心,总能注意到别人不在意的细节,他的这份机灵能干让主席很喜欢,常常戏称他为“红小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除了负责主席的生活之外,陈昌奉还负责一些送信传达任务的工作,也是这些任务,暴露了他的不足之处,因为家里穷,从小就没上过学,他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主席知道后,就利用闲暇之余教他读书写字,主席教导他说:小鬼,虽然现在打仗,但千万不能放弃学习,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我都可以教你。陈昌奉谨记主席的教导,他一有空闲就看书识字,有不懂的地方,只要看主席有空,他就赶忙见缝插针向主席请教,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陈昌奉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就有了很大的提升,就连周总理看了,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19岁的陈昌奉也是陪主席走过了所有路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犯了两次错误,被主席批评了。据陈昌奉回忆称,那是夺取金沙江前夕,红一方面军来到了云南丹桂村,为了制定后面的作战计划,队伍决定在此休整,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被安排到了当地地主杨家郎的住宅里,也是在这里制定了夺取金沙江的策略。然而陈昌奉在夜里巡查时,听见哪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好奇的他经过寻找,发现了一只精致的小巧的八音钟,陈昌奉越看越喜欢,这时他想到主席经常工作到深夜,这个钟能准点报时,正好能为主席提个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部队离开时,他悄悄地带上了那个钟表,在他看来,杨家郎家是地主,红军没有收拾他,已经够客气了,只拿他一个钟表,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事实上,杨家郎发现家里少了一只八音钟时,也是高兴的,因为他知道,这肯定是红军拿了,他这也算是为红军做了贡献。

虽然他们把问题想得都很简单,但毛主席可不这么认为,在部队渡过金沙江之后,主席注意到了身边多了一个八音钟,这样精致的物品,在红军的队伍中是很少见的,而他身边却突然多出了一个这样的物品,让主席很不悦,当时他就想到,是不是有人想要讨好他,这种不正之风不能有,当即就询问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主席有些生气,陈昌奉只能硬着头皮,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了,主席听完之后大发雷霆,当即就对他批评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的原则,你这不是给红军抹黑吗,赶紧给我送回去。同时对陈昌奉记大过一次,看到主席发这么大火,陈昌奉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也让他深深地明白了党纪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经过这次教训,陈昌奉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时刻把党纪挂在心中,但没过几天,他就再次惹得毛主席生气,事情是这样的,虽然主席他们已经完成了渡江,但后面还有部队没有完全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依然面临这严峻的问题,这几天主席都是工作到很晚,休息的时间都很少,这次部队刚刚停下休整,主席就和刘伯承一起探讨起来,而作为警卫员的陈昌奉想到主席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趁着队伍休整,他赶紧为主席搭好铺子,等主席回来好好的休息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即使主席已经很疲惫了,但他还是想着把工作做完,根本没考虑过休息,结果主席回来时,想要找地方继续工作,但他发现屋里没有办公桌,于是就责怪问道:小陈啊,办公的地方呢?陈昌奉看到主席不悦,赶紧说道:主席,您已经一天一夜没休息了,还是先休息休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警卫员的关心,主席也不好再责备他,说道:江那边还有几万同志没有过来,敌人不允许我们休息啊,这个时候工作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小事。听到这样的话,陈昌奉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看着不知所措的陈昌奉,主席说道:还不赶紧找个木板,搭个临时桌子去,恍然大悟的陈昌奉赶忙照做去了,从此之后,陈昌奉每到一个地方,总会第一时间为主席安排好工作的地方之后,再去忙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6月,红军来到了四川宝兴县,在翻越夹金山时,陈昌奉患了疾病,身体很虚弱,几次倒在雪地里,毛主席亲自扶起他,鼓励他要坚持,相信自己能走到最后,看着不停发抖的陈昌奉,主席还把自己唯一的大衣脱给他,而自己却只剩下单薄的军衣,还亲自喂他热水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主席的照顾和帮助下,陈昌奉终于是扛了过来,病情很快有好转,主席看他有了精神,放下心来,夸他道:这才是真正的红军战士。这次翻越雪山,如果不是主席的关心和爱护,陈昌奉很可能就永远地倒在雪山中了,对于毛主席的温暖和关照,陈昌奉也一直记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中革军委决定将原来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扩建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这时主席想到了对知识渴望的陈昌奉,于是就把他叫到身边说道:小陈啊,你跟在我身边也有6年了吧,也是时候去学习更多的文化,肩负更大的任务去了。虽然陈昌奉很舍不得离开主席,但他心里明白,这是主席给他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验,他不能让主席失望,他要成为对组织更有用的人才,于是他就同意了主席的建议,来到了红军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昌奉没有辜负主席的信任,毕业后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他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随着他累计的贡献越来越多,职位也越来越大,很快就成为了能独挡一面的人物。1946年,陈昌奉职位再次有所变动,他将要前往山东解放军部队任职,在临走之前,他有幸再次见到了毛主席,主席见他进步如此之大,也是很高兴,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在分别之时,主席送给他了一张照片,背后写上了努力工作,忠实于人民等17个字,希望他以后有更大的成就。对于主席赠与的17个字,陈昌奉一直谨记着,全国解放后,他工作依然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先后担任了山东省公安局教导团副团长、山东省公安总队总队长、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毛主席到济南视察,点名要见陈昌奉,当知道陈昌奉已经是司令员时,毛主席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他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陈昌奉见到分别12年的主席时,高兴的像个孩子,喋喋不休的和主席聊了很多。

离别时,主席对他说道:小鬼,好好干,记住我说的话,下次见面再继续聊。然而让谁也没想到的是,此次分别后,竟再没机会见面,1964年陈昌奉调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以及省委书记,还被授予大校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离世,得知噩耗的陈昌奉痛哭不已,然而因为工作原因,他只能在家中设灵堂,借此祭奠毛主席。
1986年12月23日,陈昌奉因病去世,享年71岁,在他弥留之际,嘴里还喃喃地念着毛主席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