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的结论,我认为最终留下的是芝士裴之,草莓裴之最终还是接受了交换人生的方案。
原因如下:
1、 从情感动机上,芝士裴之一直是最爱草莓夕的人。
他没有草莓裴之儿时说不清也并未道明的喜欢;没有不道而别,独自去德国的异国经历;更没有只顾自己的意愿,去到芝士世界后一门心思想留下来,对于草莓夕做的种种不择手段的疯批行径;他只是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草莓夕,从少年到中年,即便人生经历功成名就,仍然心心念念的是要找回并得到草莓夕;
2、 逻辑上,芝士之人到中年,他已经用了至少20+年思考自己最想得到什么,很显然,经历过了人生种种,他确定自己就是想跟草莓夕在一起,就是爱她要得到她,他已经做出了这个决定。他为了这个决定准备了这么久,是绝对不会轻易动摇和改变的,这是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有力的证据是草莓夕和芝士之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的一场戏,芝士之坦白了所有的经过,希望草莓夕能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而来,她甚至用老林病情来要挟(显然完全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他原来温暖、敦厚的人设);他这么爱她,难道真的只是失心疯么?如此心思缜密,绝顶聪明,可以和草莓之共存蛰伏这么久的人,难道就因为草莓夕的一次拒绝就放弃了吗?
我认为不是,他在试探,在试探草莓夕的态度。如果草莓夕能接受这一切,他就继续以芝士夕的身份跟生活在草莓世界,如果草莓夕接受不了(毕竟第二次穿越的时候她拒绝生活在芝士世界),而且他显然是可以预见这一切的,他也做了备选方案,毕竟主动权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在他手里的,就像他说的,他跟草莓之本质上DNA是一样的,他又更爱草莓夕,他也更会认为这是个对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瞒过草莓夕,彻底的成为草莓之。
3、 场外信息,帽子。开篇时候带着帽子的裴之显然是芝士之,那时候的他就是带着帽子的,最后一幕在海边的卫衣帽子也是带着的,当他脱下帽子,也许就预示着他自己已经完全默认自己替代并成为了草莓之。他跟草莓夕说,我们两个人也能解出来P=NP的难题,跟告诉老林他已经解除了论文结尾的难题何其相似!
4、 草莓之的设定,他自始至终都是高智商,但是始终未把对草莓夕的感情放在第一位过;在谈判条件上,第一次芝士之的陪伴爸爸的条件也许没有成交,那么更多的条件呢?美满的家庭,卓越的数学成就,2个世界都可以被治愈的健康的老林,统统做了加法呢?草莓之会怎么选?或许他就选择了交换这一切。
虽然是草莓裴之跟女主一起的经历更多,但自始至终让我感受到有爱的只有芝士裴之一个人,四个人的故事,演绎出了一个人的爱情。
说到“一个人的爱情”。
最后浅聊一下妹妹子枫,我是非常喜欢她的。看着唐山大地震和唐人街探案里的她,我不得不说,这部剧里的演技显示出,她脱离平常人的生活太久了,童星出身又被保护的比较好,与现实世界有点脱节,甚至感受不到她与正常生活的共情能力。
替她暗暗担心,口条、体态、情感表达这些都是问题,甚至可以说已经影响到观众带入故事了。《向往的生活》里有一期,黄老师语重心长的提醒妹妹,原话不记得,大概是说不要太瘦,不要太在意这个世界现阶段的审美。说的对但也不完全对,观众喜欢的也绝非胖瘦这么简单,包容和审美永远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说有什么能补救或平衡这一切,那么必然是演技和共情能力吧!
如果她想走的更长远,这些阵痛她必须经历和克服,“少年感”最多也就是这三五年的事情了,真的喜欢她就希望她越来越好吧!我希望她越来越好,生活中也能少些标签的拘束,身心轻松才能真正的面对这个世界!
以上一切都是基于没有看过原小说,影视作品的基础上的感受,编剧跳脱出原有的故事框架,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也没什么不好。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电影频道:http://www.woshian.com/vod/1_dy.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