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二战初期,德军的强势与欧洲另一大陆军强国的迅速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法国在开战后仅仅1个月的时间就被击败了,这也导致二战的大部分时间中,法军都是缺席的,二战后,“法国投降”也成为了他国网友的一个“梗”,而让二战后法国仍在强国中拥有一席之地的戴高乐,此时,也并不是一呼百应的知名将军。
二战“自由法国”军力1:仅有7000多人,戴高乐名气不足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时,英法军队“静坐”围观,就得德军继续向东与苏军“死磕”,其实在当时,不论是军队的账面实力还是经济实力,英法军力都要优于德军的,不过坦克、飞机和通讯等技术的捅破,改变了战场的形势,30多万英法军队在敦刻尔克仓皇逃命,法军被直接打蒙了,法军退出巴黎宣布投降,随后仅剩下“自由法国”还在为法国而战斗。
1、法国经济实力并非二战后才崛起
法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军事和经济强国,并非是二战后才崛起的欧洲大国,二战前的法国,在经济和工业上虽然落后于英美等国,但是本土(55万平方公里)和殖民地(1234.7万平方公里)的人口加起来超过2亿,工业产值占世界的5%。经济总量为390亿美元(比日本+意大利的还要多一些),事实上德军二战后的相当部分经济来源都是从法国获得的(法国向德军投降时,规定许许每天向德国占领军支付3亿法郎占领费),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二战后法国才能做到迅速复苏,重新成为强国。
不过由于二战前法国军事理论的落后,还在坚持双方力量摆开架势对垒的阵地战,试图以坚固的防线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其实当时戴高乐等部分军队人员已经提出新的军事理念,如该和马奇诺防线的防御策略和组建装甲部队等,不过法军高层并没有采纳或动作太慢且还在尝试阶段,也没有进行足够的战争动员和准备,直接就被“成手”的德军“一闷棍”打趴下了。
2、1940的“自由法国”军力,仅有7000多人
“自由法国”军事力量是1940年7月1日戴高乐在英国成立的,旗帜为三色旗加上了红色洛林十字(1943年后不再普遍采用),戴高乐也留下了一句名言:“法国输掉了一个战役,但是,法国并没有输掉这场战争。”
不过对比盟军中的其他军事力量,“自由法国”的正规军力(不含法国本土的抵抗运动等)实在是太弱了,成立时只有1300名陆军,和仅拥有3艘小艇的海军。
这些人主要是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的法军步兵和炮兵,而且这些法军并没有什么武器,实际是手无寸铁的。
其实当时在英国的法军人数非常多,仅从敦刻尔克撤离到法国的就有10万左右,从挪威撤退到英国的法国远征军也有1万左右,还有驻扎在英国港口避难的9000多名海军等,不过这些法军绝大多数都回到了法国,只有少数人留下来加入“自由法国”。
经过不断号召,到1940年末时,“自由法国”的正规军力也不过才只有7000人左右,陆军已经有足够组建一个旅的兵力和全部武器装备,海军方面已经有了28艘舰船,不过除了补给舰外都是小型舰船,空军方面随着飞行员的慢慢聚集,也已经有了一个轰炸机小队和一个战斗机小队。
3、调门很高,但此时的戴高乐名气不足
此时“自由法国”军力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便是戴高乐和“自由法国”的号召力还不够,虽然二战后戴高乐名声大噪,被尊称为“戴高乐将军”,不过二战初和二战过程中的戴高乐名声并不算高,尤其是对于当时的法国人而言,并不是谁的“调门”高,就跟谁的。
身高1.98米的戴高乐曾参加过一战,在二战开始前的1937年才晋升为少校担任坦克团长,二战开始后,1940年6月1日,戴高乐才成为临时准将,成为陆军次长、国防部副国务秘书等职位,到6月17日,贝当主导法国军政,直接将戴高乐排挤出了Z府,而戴高乐也是在丘吉尔的支持下才建立了“自由法国”,承认他的也只有英国。
就在军队军衔、资历和影响力而言,二战初期,戴高乐的号召力和个人影响力都不足,这一点,即便是随后加入“自由法国”的埃米尔·亨利·米塞利埃海军中将,军衔也要高于他,“自由法国”中也只有他两人是将军,其他人军衔都比较低,而在法国本土的贝当在一战结束时已经是法军元帅,是一战的“法兰西英雄”,也是投降后“维希法国”的元首,对于当时的法国人和殖民地而言,即便不认同,但依旧还在遵守他的命令。
4、面对英美和贝当“眉来眼去”,戴高乐在夹缝中壮大
另外,戴高乐虽然组建了“自由法国”,但是因为实力和号召力有限,美国和英国其实还在寄希望于“维希法国”,因为当时“维希法国”的实力仍然强大,尤其是法国舰队仍在其控制之下,这对于当时海军水面舰队比较弱小的德国而言,可能是用于进攻南美等地的重要力量,因此英美一直都想要拉拢贝当,美国甚至一直到1944年都没有放弃这一想法。
同时,虽然丘吉尔在支持戴高乐,但是美国和英国其实都一直有“换掉”戴高乐的想法,因为英国的构想中,战后的法国应该“听”英国的话,美国更是想要直接控制法国,但是戴高乐的战略构想却并非如此,他想要维持法国作为一个自主大国的地位,在二战初,由于“自由法国”的实力不够,戴高乐在夹缝中处于很艰难的地位,直到1941年后法国的殖民地和法国本土都逐渐开始支持戴高乐,英美想要换掉他也变得不再现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