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贯以夏凉如春著称的汉中近期也发布高温预警了,未来数日里,汉中也有可能达到40℃高温。

这是不是对游走汉中带来了很大的不快?

不用担心,在热天里,还有一个想不到的阴凉去处,那就是博物馆。

目前,根据《汉中年鉴》显示,截至2020年,汉中全市范围共有博物馆22座,其中,大部分都是免费博物馆,而在免费博物馆里设施最全、资料最多、参观体验最舒适的又是哪几个呢?

高台兴南加油站特根据网友反馈和配置情况,找出了这4座最具汉中特色,空调也最“带感”的博物馆,供大家参考——

1、镇巴县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巴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县城新街东侧中段,大门临街,地处闹市,与县文化馆,县电影公司,县文工团比踵接肩,博物馆所在大楼占地面积1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2006年3月,镇巴县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主要陈列有红军墨书布告《土地法令》《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及宋、明、清时代古铁钟。 截至2019年末,镇巴县博物馆藏品共计1022件/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博物馆对于了解毗邻镇巴县政府,离镇巴汽车站也十分近,对于体验镇巴古羌文化风情之余的游客,在记录了感性认知的同时,了解镇巴发展史和古今沿革有着十分便利的意义。

二、宁强县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汉中的古羌文化,宁强县博物馆就更值得一去了。

宁强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县城羌州路中段,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隶属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2]

2005年,宁强县文管所从中心广场搬往羌州路中段原老北小院内后,就开始筹建博物馆,当年10月,对外开放。2007年底,宁强县博物馆又新建了赵世钧书画展厅、羌族风情展厅和馆藏文物展厅。 截至2019年末,宁强县博物馆藏品有396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01件/套,举办展览8个,开展教育活动6次,参观人数15.338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宁强县博物馆有以下几个区:

《文化大院石刻群》包括红军石刻、征集收藏的古代民间太平缸、佛造型、博物馆标志性石刻、现代名人题刻、古代碑刻、明代钟亭等。

《书画展厅》展示宁强县书法篆刻绘画的成就,尤其是宁强县的书法、篆刻在省内外颇有轰动效益,被誉为“宁强书法现象”,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现场交流。

《赵世均艺术展厅》主要汇集了宁强县老艺术家赵世均的书法、国画作品,是宁强县重要的文化资源,得到政府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俗文物展厅》和《古代戏装展厅》主要汇集了近年来收集和整理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羌州风情展厅》汇集了羌族百姓的生活习俗照片、实物,是接待客人的重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茶艺表演和文艺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展厅》有地方特色,在场地、装修、陈列、等方面很有特色,展示有国家一、二、三级文物多件,包括铜器、陶器、瓷器、玉器、书画、刺绣、钱币、杂件等珍贵文物。从历史年代上看,展示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各种文物。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陕西汉中市南郑区红寺湖风景区,占地69.8亩,总建筑面积5240平方米,隶属南郑县文体事业局,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专题博物馆。1979年最初建立,2011年3月25日,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正式开放。 [2] 截至2019年末,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藏品有385件/套,举办展览1个,开展教育活动100次,参观人数11万人次。 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省级廉政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主展馆》内陈列了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过程中的著名战役、红色交通线创建及活动情况;红25军、红29军、红二方面军、359旅、巴山游击队等在汉中的战斗情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汉中籍人物、事件、遗物;20年代至汉中解放在汉中境内的各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斗争的事件情况介绍,重要人物生平事迹。陈列共分为五部分:

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该馆的题词题诗共19条。

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

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

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介绍。

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陈列了川陕革命将领及英雄半身雕像、重大事件浮雕及雕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念碑》雄伟、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士纪念碑伫立景区。

游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感佩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富裕和自由付出的努力,也是炎炎夏日里的精神洗礼。

四、汉中市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中市博物馆(也称汉中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大街26号,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隶属汉台区文化文物局,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58年,筹建汉中市博物馆。1959年11月25日,汉中市博物馆开馆并对外办公。1978年5月23日,汉中市博物馆正式面向全社会开放。截至2019年末,汉中市博物馆藏品有519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33件/套,举办展览15个,开展教育活动21次,参观人数45.43万人次。汉中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明单位、市级园林单位,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 汉中市博物馆以古汉台为馆址而建立,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展室,栈道陈列展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园林式风格。

古汉台是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时在汉中的行宫,又名七星台,是以人工夯土修建的具有典型秦汉模式的高宫廷台建筑。台高7米,有三个台阶。宋代以后,古汉台成为汉中府署的后花园。望江楼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处,具有南宋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中市博物馆拥有8个展厅,陈列面积近2000平方米,博物馆基本陈列有《道教造像精品陈列》《佛教造像精品陈列》《汉中近代革命文物陈列》《石门十三品陈列》《褒斜栈道陈列》。展出藏品近千件,重要展品有:石门十三品,石门十三品是分布在古褒斜道褒谷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间的十三方摩崖石刻总称,20世纪70年代因汉中兴建石门水库,将其凿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并成为镇馆之宝,它们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