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8日,延安的天气不是很好,有一些阴雨和雾气。毛、朱、刘、彭等领导和一群将领,还有很多群众在机场等候。大家从早晨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下午,天空就是看不到飞机的影子。他们苦苦等待的,是被毛主席誉为我军“第一任总司令”的叶挺将军。

一、叶挺一家四口遇难黑茶山在延安军民等待的那天下午,山西兴县东部的黑茶山附近,天上明明没下雨,当地农民却听到一声奇怪的“打雷声”——事后才知道,那是飞机撞到了黑茶山。晋绥分局得到消息,立刻派出人员搜索,六七天后找到烈士遗体、遗物和一些文件。叶挺一家四口遇难:叶挺50岁,夫人李秀文39岁,女儿叶扬眉11岁,小儿子阿九3岁。

叶挺原名叶询,早年追随中山先生革命,1925年任第4军独立团团长,北伐战争一战成名。后在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任总司令。抗战爆发后,叶挺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新四军9000多人被蒋军8万多人包围。饶建议叶挺下山谈判,被扣留,开始了五年的牢狱生活。叶挺先后被囚江西上饶、广西桂林、四川重庆、湖北恩施等地。蒋多次拉拢叶挺都被拒绝,1942年11月21日,叶挺写下了《囚歌》。二、用马法五交换叶挺和廖承志1945年8月,毛主席飞赴重庆谈判期间,当面向蒋提出释放叶挺、廖承志。经过长时间交涉,1946年,蒋氏同意放人,条件是我方用邯郸战役被俘的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马法五来换。马法五毕业于保定军校第8期,是叶挺的校友师弟。1938年徐州会战,马法五率三十九师坚守临沂,顽强抗击日军,取得胜利。叶挺的飞机在黑茶山遇难,唯一幸运的是,廖承志夫妻因事未登飞机,逃过一劫。廖承志和妻子经普椿本来也随机回延安,但临行前,周总理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到广东商谈东江纵队北撤的事宜,所以就没上这架飞机。机上空出2个座位,就补上了王若飞舅父黄齐生和他的外孙。

三、邓发、博古、王若飞噩耗传来,毛主席在《解放日报》发表悼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1946年4月17日,晋绥根据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烈士遗体被运往延安。这次空难损失惨重,除了叶挺一家四口,还有王若飞,秦邦宪(博古),邓发,黄齐生,高琼,李绍华,彭踊左,魏万吉,赵登俊,以及4名美军机组人员。

博古,24岁时曾经在上海负责负总责。博古如今最为人们记住的,应该是和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丢掉了苏区。长征后,博古致力于宣传工作,翻译了大量马列著作,创办了《解放日报》。邓发,是与戴笠对等的“特工之王”。1931年,25岁的邓发成为第一任保卫局局长,是洪水、李克农、潘汉年的上司。埃德加·斯诺就是邓发从西安接到陕北的,他在《西行漫记》说:“邓发是秘密警察的头子,(对手)悬赏5万元要他的首级……”邓发和邓公私交很好,在延安开会住一个窑洞,当过邓公的媒人。邓发回延安时,著名画家毕加索曾托他带一幅油画给毛主席,可惜也毁于一旦。王若飞与叶挺同岁,在贵州达德学校因《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改名若飞。罗亦农评价:头脑敏锐,分析问题透彻深刻,有雄才大略,善于联络人,能像黏合剂一样把大家团结起来。1945年重庆谈判,王若飞是毛主席提名的谈判第三人,和周公是主席的“左膀右臂”,负责具体谈判工作,最后达成了《双十协定》。

四、七十多年的未解之谜“四八空难”已经过去多年,但原因仍然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空难的间接原因,是蒋氏撕毁《东北停战协议》,大举进攻东北解放区。因为战争一触即发,形势严峻,王若飞、秦邦宪等急于回去汇报,这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从重庆起飞。空难的直接原因,流传最广的有三个版本:1、天气恶劣说1946年4月11日,晋绥分局确认无误才将飞机失事消息上报延安。毛主席得知这一噩耗后,当天通过新华社宣布:本月八日乘美机由重庆飞延安途中,因飞机迷失道路,于下午二时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八十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焚毁,当即全部遇难。这一报道,把空难归结为“迷失道路”,遇到大雾撞山而毁。

2、戴笠复仇说1945年8月,“和平建国”协定提出取消蒋氏特务机关,把矛头对准了戴笠。1946年3月16日,戴笠由北平去天津转飞青岛,在天津机场与马汉三、陈仙洲、黄天迈等话别。3月17日上午,戴笠从青岛飞上海,途中得知上海正下大雨于是改飞南京,不料南京同样也下大雨,能见度很低,飞机随后就在江宁县板桥镇的岱山坠毁了。一些小喽啰怀疑,戴笠之死是我方所为,所以策划了“四八空难”为戴笠报仇。

3、蓄意捣鬼说空难震动了重庆和延安,一时各有说法,因为这么多干部遇难,各方议论的焦点自然集中到一点:是不是有人蓄意制造了这次事件?2003年7月,叶挺长子叶正大回忆:1951年6月,他和叶正明从苏联回国参观学习期间,周公就谈道,怀疑飞机“迷失方向”是特务做了手脚。2006年,“四八”空难60周年,有说法透露,隐居台岛半个世纪的军统特务“杜吉堂”临终时爆料,当年派特务在飞机磁罗盘和高度表背面安放了磁铁,导致飞机迷航。但“杜吉堂”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目前尚没有确凿证据。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空难后,毛主席想了一个办法,向蒋氏提要求:以后凡我高级干部坐对方的飞机,一定要有对方至少一个将军陪同。蒋氏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