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暇,随手拿起枕边一本小书,那个被称作“素锦”的女人,便带着她的300余封信笺,像潮水一般,一点点漫上来。把我整个的下午,都淹没在那片忧伤的海里。

读罢合上书页,轻轻抹掉眼角的泪,我又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大约是因为素锦是个真实存在过的女子,更因为她是如你我一样的最普通的人。

她的人生没有传奇,没有光彩耀目的华章,她只是在命运给她的难题里,努力挣扎着,试图活出一份普通人的体面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周素锦女士是否还活着?她最终定居在哪里?香港还是上海?她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生活?这一切,作者跟我们一样,一无所知。

“我知道她的名字,见过她的字迹,却不清楚她的模样;我了解她的人生,洞悉她的脾气,却不知晓她的结局。”

作者只是偶然的机缘,在上海文庙遇上了这300封旧信笺。透过那密密麻麻的近40万字,得以窥见一个女人生命中的20年。始于1956,止于1976。

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却又如谜一般的女人,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隔了飘渺的岁月,仿佛有了《花样年华》的迷离凄美;又因那些层层叠叠琐屑的真实,如同发生在身边一样寻常。

那些世俗的柴米油盐、被迫的精明算计,那些纠缠的恩恩怨怨、暧昧的男女私情……无一不寻常,又无一不撞在人的心坎上。令人唏嘘之余,生发许多感慨。

《素锦的香港往事》,宛若一个普通人在艰难时代里,如何不断挣扎的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生存

素锦最初的谋生方式,是她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

19岁那年,她像《半生缘》里的顾曼璐,为养家做了舞女。她天生是个要强的女子,可生活逼得她无路可走。

素锦是家里的长女,父亲去世那年,她只有12岁。病弱的母亲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家里好比塌了天。

母亲拖着病体满街找活干,却无人接纳。敌伪时期,社会动荡治安混乱。母亲去买张饼,回家路上都被人抢走。一家五口,窘迫得无以为继。

素锦读过书,她便替代母亲出去打工赚钱。她做过很抄写员,做过纱厂女工。可微薄的收入,依然养不活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发了狠,要把三个孩子送人。大儿子送去孤儿院,小儿子送给本姓一户人家,小女儿则送去做童养媳。

素锦不答应,却又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弟弟妹妹被一个一个送走。

她去孤儿院看望大弟。弟弟抱着阿姐的腿大哭,素锦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她对母亲说:把弟弟妹妹接回来吧,咱们一家人不能分开。我去找出路。

出路,便是去做舞女。

母亲知道后,泣不成声,百般阻扰。女儿你不能这样,这样不是害了你么?你这一辈子就完了呀!

素锦没得选。她只能牺牲自己,来换全家不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女的生活,如同火坑。母亲日夜悬心,盼她早点找到一个“归宿”。

她等到了一个从香港来的商人,他叫章文俊,比她年长12岁,家中早有妻室儿女。

素锦想来是长得美的,章文俊迷上了她,答应负担她一家的生活。这是素锦的“死穴”。她慌不择路就做了人家的外室,并接连生下两女一男。

她存了几分私心。欢场结识的男人,有多靠得住?她想用开枝散叶,羁绊住男人的心。但现实比她预想的还要冷酷。

章文俊偷偷带着妻儿回了香港,没有知会素锦,也没有给她留下什么积蓄。

素锦拖儿带女,靠典当艰难度日。大女儿吐血,小女儿压断脚,儿子差点被弹瞎眼,素锦头颅开刀,灾祸接连不断。

实在没钱,她把家具都拿出去卖了。她又出去托儿所做工,可入不敷出,生活又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她接到香港亲戚来的信,说章文俊就要去美国了,不知道多久才回来。素锦又一次咬咬牙,她要去香港,去堵住那个男人问问,究竟上海这娘儿四个,他还管不管、要不要?

她匆匆把三个孩子,交代给家人和邻居暂时照料,慌里慌张去了香港。原以为一个月就能回来,谁料想,那之后直到儿女出嫁娶妻,她都没能再见到她心爱的孩子们……

做舞女,是素锦一生的污点。

可这是她的错吗?她原本也不是没有底线的人,她也想活得堂堂正正,可身逢乱世,命若飘蓬,她有得选吗?

她一辈子都在拼命挣扎,试图活出一点体面。可这个耻辱的起点,让她背负了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爱情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勾勒出素锦的模样。她是美的,也是敏感细腻的。她也向往过爱情的吧?她爱章文俊吗?看不出。章对她而言,更像是谋生。

做舞女前,也有人给她说过婆家的。但那人一听说要负担她全家,立刻就回绝了。章文俊没有退缩,那时他大抵是迷恋着她,又加上赚了一笔钱,就拍着胸脯大包大揽了下来。

但他很快生出倦意,嫌弃她总是问他要家用,刻薄她是个只爱钞票的女人。后来,他就跑了,把她和三个幼崽丢在了上海。

章文俊回香港后,很快便有了新的相好,更把一海相隔的素锦母子,丢到了九霄云外。

他的年龄、性情,都不是素锦的心头好,但一个生计无着的旧式女人,没资格挑挑拣拣。

她跟了他,以为是认了命。没料到,就连这样的命运,也崎岖波折得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追到香港,想问他要一个当面交代。

她辗转找到章。他推诿着,述说自己的困境。又给她画了一张大饼,说到美国后就会有钱了,还说要接孩子们来港同住。

素锦早已被生活打磨得千疮百孔,每个孔里都透着惨淡的光,照着这世间的凉薄人心。

她在给妹妹的信中写道,这个男人除了和当初一样胖,其他方面都变了,他简直是个混蛋!

素锦在香港住了下来,催逼着章文俊承担他该负的责任。可一等大半年,也没等来一分钱。

她灰了心,不想再逗留。偏又生了严重的病,不得已在小姑姑家住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章文俊回来了,态度好了许多,却仍然是没钱给她。她了解到他生意的艰难,也不好强求,她决定自己去打工。

她写信给老家的孩子们,“我们是要非常刻苦的生活了,不能再有一点点奢望的了。”

素锦的人生中,章是她为全家找到的一张“饭票“,尽管常常也吃不饱,但在她的处境里,男人总归算是个依靠。

她从来没有爱过他,从开始到白头,都是。但那么多年相处下来,感情早已变成一滩看不出究竟的斑驳颜料。爱与不爱,从来都不曾重要过。

后来,素锦遇见一位张先生。张先生其貌不扬,素锦说跟自己也是泛泛之交。但她隐晦的文字,还是出卖了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渐渐开始称赞张先生,说他“虽生意人,但人讲信义,性情又敦厚。虽样貌中庸,但品信善良……“

那些欲语还休的文字,约略可以拼出一副中年男女的暧昧“情史”图。

张先生对素锦存了心,也答应帮她养三个孩子。有好几年,素锦女儿的学费,便是由张先生资助。素锦貌似也有了跟章决断、与张共度余生的打算。

这一次,她似乎对“男人”有了些两样的感觉。除了为生存计,还带了些许的欣赏和动心。

但这点朦胧且无法纯粹的爱,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先生选择了退缩。要养大三个非亲生的孩子,这代价太重了。他不辞而别。

素锦没有怨言,她选择了理解,并放弃。

这时期的她,早已开始了打工生涯。苦哈哈挣钱,苦哈哈攒钱,对自己苛刻至极,只为能多省下一点,汇给上海的妹妹妹夫和她们帮忙照料的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体面

素锦在香港的20年,正处在一个跌宕起伏的年代。

她吃了很多苦。不停地搬家,不停地工作。生了病也不敢去看,怕被抢劫门都不敢出。被老板娘无端辱骂,再委屈也默默熬着。

小姑姑家其实算得上有钱人。可素锦要强,不愿招人嫌恶。她很快搬出小姑姑家,竭尽全力靠自己谋生,赚钱养孩子。

小姑姑和姑父见多了来借钱的穷亲戚,心里暗等着素锦开口。可素锦始终没有开过这个口。每次见面,她总能把自己收拾得山青水绿清清爽爽,让小姑姑夫妇颇为惊讶且赞叹。

这也让章文俊,很生出些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锦虽然穷,但出门绝不带一丝寒酸。样样得体,丝毫不给章塌台面。大约章心里忍不住要赞一声,到底是上海女人。

其实,素锦一生都在追求着一份体面。当年做舞女,给章文俊做外室,是她一生的污点,但她的逼不得已,向谁去说?

她不断地写信教导子女,告诉他们要自立,要学本事,不要虚荣,不要太爱漂亮。苦一点不要紧,总能熬过去,至少我们清白。

她也学会了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开导自己。

房子越租越小,连个柜子都摆不下。她安慰自己“屋宽不如心宽”,她又借机教育孩子们,“房子能大能小,生活越艰苦,人的上进心越强,日后基础也越稳,再也不会惧怕和担心,只要能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姑姑常约她出去消遣,她跟那些阔太太们“AA”制了几回,便不再赴约。她不想沾谁的便宜,更不想把辛苦赚来的钱拿去为虚荣买单。

身边知道她底细的人,背后喊她“见不得人的小老婆”,她索性中断了来往。老了之后,更是离群索居。

在香港的20年,她风雨飘摇,也顽强坚忍。她视钱如命,却对家人有求必应。

妹妹妹夫婚后一直未能生育,便把姐姐的三个孩子视若己出,这大约是冥冥之中的天意?素锦感恩妹妹的付出,对她一家还有老母亲和弟弟,都十足慷慨。

除了邮寄各种物品,在香港的20年里,前十年她寄回家2632元港币,后十年她又寄回了30900元港币,以及数百美金。

家中每一个人过生日,她都会细致地寄回礼金和礼物。逢年过节,她也有给每个家庭成员备好的大红包。儿女结婚,更是考虑得妥帖周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宁愿背地里苛苦自己,也尽力在保全着一份体面。这几乎成为她人生的信仰。虽然让她受了很多罪,但也给了她艰难中有力的支撑。

至于亲情,就不好说了。毕竟隔着漫长的20年岁月。再多的书信来往,也比不过朝夕共处。

她老了,希望老有所依。

章文俊给她按揭了一套小房子,每月还要还贷。他越来越喜欢粘着她,吃住都在她这里。他已过花甲之年,老婆儿子跟他也并不亲厚,他开始需要一个女人的细心照料。

给素锦买房子,看似是感情转好的证明,但往暗处想想,又何尝不是为自己打算?

素锦是知道的,她写信自嘲道,我这算是苦尽甘来吗?他有病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下半生注定被这样的生活捆牢了。

她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丈夫无缘,儿女也无缘。虽然自认坚忍不拔,但也一生无甚作为。不过是命如柳絮,随风而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她终于得到机会返沪,见到了阔别19年的亲人。但第一次见面,大家却不欢而散。最亲密的陌生人,往往如是。所有的情绪都会被放大,甚至被误读被曲解。

好在后来误会冰释,她提出想要儿子来港,好让自己老年有靠。然后,信就中断了。

素锦有没有如愿等到儿子赴港陪伴,余生是否比较安泰,她跟章文俊最后如何……一概不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被命运铁锤击中的女人,一直在顽强地抗争,一直试图在风雨中,能把脊背挺得直一点。

看着她,就如同看着每一个在时代洪流里努力挣扎的普通人。苦过哭过绝望过,但始终没有真的放弃。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呢?

苦苦拼过20年后,素锦的心思变得越发简单,她不再乞求更多,万事随缘。在最后一封信笺中,她写下最后一句话:祝你们康健快乐。

正如每一个普通人,坎坷历尽,功名过眼,最后留下来的那个最朴素的心愿。

祝你们康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