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孙斌 编辑|寒彦 制作|小面包

真相无外乎数据,而数据却未必是真相的全部,透过对数据的梳理,我们希望尽可能整理出更具规律性和互有联系的市场板块信息,以供您投资参考。——过去24小时特别解读

很多年之后,24君才终于明白太上老君八卦炉中所谓的六丁神火,原来就是“文火”,慢炖东坡肉的那种。很可惜,在苏轼的巴蜀老家,现在却没人能如孙猴般轻松找到有风无火的巽宫位。结果,只得是大家一起“生煎”。

17日下午14:10分,重庆北碚站最高气温达44.6℃,刷新当地最高气温极值记录。此外,重庆40℃连续天数的记录也仍在继续刷新中。

连中国气象台微博都忍不住揶揄:还记得你们7月嚷嚷着让‘重庆退出四大火炉城市’的热搜吗,脸疼不?

继8月15日,四川省宣布对所有工业电力企业限电停产6天后,8月16日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启动有序用电一级方案,所有电力用户必须全部参与执行(保安负荷除外)让电于民,时间从8月17日00点至24日24点(后序限电将会根据气温变化和供需形势及时调整)。而8月12日,重庆市北碚区已发布通知,8月14日至22日限电。

这意味着,中国最年轻直辖市部分地区的限电时间,至少11天。

重庆是中国半导体、电子制造重镇之一,聚集着大批知名集成电路半导体公司,包括SK海力士、平伟实业、嘉凌新等封测企业,恩智浦、紫光展锐、中星微电子、伟特森、中科芯亿达等芯片设计企业,华润微电子、中科渝芯、AOS万国半导体、紫光DRAM存储芯片等半导体制造企业。

从中伏最后一天横跨大半个末伏,电力上被迫温良恭俭让,半导体、电子制造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此之前,四川省不仅在限制工业用电,辖内达州甚至从昨开始已限制民电。如果气温高烧不退,业内预测短时间内相关限电措施很难放宽,毕竟,这不像去年煤炭供应保障起来后就能立竿见影。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川省的外送电量很难调整。由于外送电量是依照地方政府间达成的框架协议,以电对网、甚至是网对网方式送出,对于当地电网公司而言,根本没有截留权。电力专家同时提及,有时候温度越高,光伏发电反而会越少,而整个四川水电装机占78%,提供超80%的发电量,火电则仅占到16%装机容量,所以即使煤炭敞开供应,若水电跟不上,效果还是有限。但现实就摆在百姓的眼睛之下——重庆嘉陵江千厮门大桥周边已有大片滩涂露出水面。

对此,包括24君在内的很多非专业人士都会提问,后续将采取什么急救措施?明后年若再遇到类似问题,现在要开始做哪些准备?专家们指出,只能提高整个煤炭发电供应量,提高煤炭供给。至于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市场大热的储能,业内认为短时间内尚无能为力,毕竟其能量供应还是太少。

川人的心急可以理解,没见深圳电话会议上发言的六省主官中就有他们?不过,从李之仪那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引申,同一时间长江尾的上海同样焦虑不安。16日上海经信委就给四川经信委去信,希望后者能对配套特斯拉的当地16家企业网开一面。

过去两年,沪上那座超级工厂赚到盆满钵满,可今年先是疫情扰动,直至6月上旬才满负荷生产,而按原计划该厂2022要产出75万辆新能源车,相当于特斯拉全球的三分之一。不成想四川那厢铁面无私一刀切,让马斯克的生意顿成无源之水。当然,若是指望世界首富将工厂搬去熊猫故里也不现实,眼下两家也只好相互体谅了。

虽说火电事关碳指标,可看看绿色革命发源地德国的举动,就能明白——形势比人强。近期国家给各省下达了新增煤电规划建设项目指标,煤电投资或大幅增长。在广东,5个煤电项目率先启动,相关部门乃至要求这些项目在9月底之前须开工建设,至2024年底前投产。注意:要按月报送建设进度。

上述五个项目合计装机量达到670万千瓦。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整个“十三五”期间,广东全省新增煤电装机量也只有632万千瓦。截至2021年,广东省内煤电装机总量约为6800万千瓦,而本次新增的煤电装机量大约相当于存量规模的10%。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中电联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的火电投资额回升至672亿元,同比增长21.5%。今年上半年的增速更为迅猛,头两季度分别完成火电投资额122亿元和225亿元,均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同比分别增长52.5%和84.4%。

安信证券认为,从国家层面看,火电投资额持续增长,除了能源保供需求下新核准煤电装机量提升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大规模投产,用于调峰的火电机组需求持续提升。

工业用电的地方很多,然而有时即便电力充足,部分产业也无意开足马力,比如钢铁。由于地产行业等多因素影响,中国本土钢铁企业日前已全部进入亏损状态,停产减产成为主流,乃至导致上游焦炭价格亦急挫四成。最新消息是,包括河南安阳钢铁等在内不少二线公司自8月起均已将职工岗位工资下调三成,奖金则根据创效多少而定,甚至从7月起,全体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公司部分都已缓交。而山东广富集团自7月19日起已全面停产。复产时间?待定!

我们过去很擅长逆周期调节,但如果整个市场的阵痛注定是中长期的,那就得跨周期调节了。可就算跨周期,有些手尾总还得清。市场消息称,青山集团正在与中国宝武洽谈出售其在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区(Morowali)内上的8条镍铁产线,年产能约为50万吨,交易对价在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之间。据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交易商谈从今年4月已经开始,彼时青山集团刚从引起市场巨大关注的伦镍逼仓事件中惊险脱身。一般认为,这笔意外的镍铁产线交易,或与3月份“国家队”驰援青山集团相关。

今年3月妖镍事件后,青山集团减持空头合约至15万吨左右,且大部分合约移仓到数月后。至5月,据青山方面人士透露,“已经平仓得差不多”,而青山集团在此次事件中大约录得约十几亿美元的亏损。

莫罗瓦利工业园区土地面积逾3200公顷,现已成为拥有全球最长、最全产业链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年产250万吨镍铁,300万吨不锈钢。按此计算,中国宝武计划收购的镍铁产线约占该园区20%的镍铁产能。

本次资产出售并没有伤筋动骨的影响。事实上,青山集团在印尼还有另一生产基地——纬达贝工业园(IWIP)。该园区拥有世界级的镍矿资源,储量约930万吨。而国内方面,其在福建、广东和浙江也均建有生产基地。

拟接手资产的中国宝武,2021年粗钢产量约1.2亿吨,同比增加4.35%,位居全球榜首。宝武在收购完镍铁产线后,还计划在莫罗瓦利园区建设不锈钢工厂。“宝武海外没有钢铁基地,立项报批速度太慢,肯定直接收购资产更快。”相关人士称。

终归是“国字号”大象,家底不容小觑。民字头的巨无霸,则是另一番局面。在今日召开的投资者会议上,碧桂园发出盈利预警。上半年度股东应占净利润介乎约2亿元至10亿元人民币,按年减少93.3%至98.7%;核心净利润介乎约45亿元至50亿元人民币,按年跌67.1%至70%。

对比去年上半年,碧桂园(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152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50亿元。

按照往年财报注释,碧桂园核心净利润是指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汇兑损益等影响的股东应占利润。也就是说,从45-50亿元核心净利润下降至2-10亿元股东应占净利润,这部分下降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汇兑损益影响。

碧桂园的汇兑损益,主要在于人民币贬值,导致美元债的偿还成本增加。上半年人民币贬值5.5%,碧桂园年初存续美元债750亿元。如此计算,损失大概在41亿元左右,当然碧桂园肯定也有部分对冲,损失只会少不会多。

至于公允价值变动主要在于投资物业,以及碧桂园自身投资的一些公司股权和理财产品,预计这部分损失介于5-10亿元之间。

弄清楚核心净利润与股东应占净利润的差异后,可以将这部分差异理解为非经常性损益,也就可以将核心净利润近似看作股东应占净利润:股东应占净利润50亿元,加上一般为一半的少数股东应占利润25亿元,预计碧桂园上半年净利润为75亿元。按照5%的净利润率计算,碧桂园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在150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6%。这一下降幅度,其实已与销售额下降幅度接近。

净利润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毛利率下降,而毛利率下降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房价不涨,结转物业利润下滑;另外一个就是存货减值计提增加。碧桂园过去两年的存货减值分别为35.15亿元、108.71亿元,占在建物业及持作销售已落成物业的比例为0.3%、1%。

碧桂园今年需要偿还的美元债仅占全部美元债的11%。也就是说,碧桂园的汇兑损益大部分停留在报表上,未来随着汇率变动,损失仍可能将拨回。减产减值也是同样道理。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减值目前均停留在报表上,并不会让公司现金流失。碧桂园能否活下去、活得好,取决于销售额、融资带来的现金流,以及合理的债务结构。

在碧桂园管理层午间沟通会上,公司总裁莫斌表示,在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全担保情况下,公司正推进中票发行,发行概率较大。而公司常务副总裁程光煜相信“行业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现在是底部盘整过程”,他预期下半年会保持与头部同行相当的销售水平。再者,公司下半年碧桂园没有美元债到期,仅在9月分及11月份有两笔合计40亿元人民币境内债需要偿还,目前已做好了相关资金安排。

截至下午15:36分,碧桂园港股跌幅5.56%,碧桂园服务跌幅1.71%。

而在昨日晚间,有媒体援引消息称,万物云据悉本周寻求香港IPO批准,并在本周晚些时候决定IPO时间。

万物云于今年4月1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如能顺利通过聆讯并上市,或将成为今年第6只在港股资本市场上市的物业股。

截至8月17日,2022年内已成功上市的物业企业仅有4家,其中包括力高健康生活、东原仁知服务和鲁商生活服务。此外还有5月通过介绍形式回港上市的贝壳。而刚刚通过聆讯的苏新服务如无意外,也将于8月24日正式登陆港股资本市场。

据此前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有16家物企/房企登陆港股,更早的2020年,这一数量更是达到了24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仍有13家房企、物企在港交所排队等待聆讯。这其中包括万达商管、融汇悦生活、龙湖智创生活等二次提交招股书的企业,以及万物云这样仅有的头部物业公司。

亿翰智库研究报告指出,自物业板块估值回归理性以来,资金多保持观望态度,市场也急需新的优质标的来搅动,以再次释放行业活力。就在不久前,另一家仍未登陆资本市场的巨无霸物企龙湖智创生活就二度提交了招股书并更新了财务数据。业内认为压力已来到万物云这边。

可无论是万物云还是龙湖智创生活,都要警惕“拆烂污”的恒大物业造成的市场面心理创伤。也是昨天,华安基金发布公告对旗下“华安CES港股ETF”持有的几家房企和物业公司重新估值,结果恒大与恒大物业分别下调99.39%及99.57%,最新估值均为——0.01港元/股。以至有投资者大为恼怒:今年不到千分之四的持仓还未发个公告,真是坏透了。但更多人是好奇:为什么物业也能归零?难道被掏空后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件事大概就像恒驰汽车大干苦干三个月又三个月,却半年只生产了200辆车那般,里外透着诡异吧。

说回正题,24君觉得,眼皮子底下要想挽救市场脆弱的小心脏,不如直接向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近期监管层已试图推动国有企业为示范房企境内再融资提供担保,业内盛传首批选定的试点房企有六家,分别是龙湖集团、金地集团、碧桂园、旭辉控股、新城控股、远洋集团。而依据消息人士的透露,未来试点将不限于这六家。

“现有名单中,个别房企大概率无法成功发债。”知情房企人士提到,因为试点房企必须提供足额抵押物,有的企业在手资产基本早已抵押出去,无法再次作为有效抵押,或是现有资产价值存疑,一般都是银行不愿意据此发放贷款的资产。”

让人记忆尤新的是,2022年5月中旬,在高层决策部署及中国证监会推动下,交易所力推优质民营房企恢复公开市场融资,并促进主承销商设立信用违约掉期(CDS)、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等信用保护工具,为民企公开市场融资增信。

但各家示范房企融资规模普遍偏小。据市场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5月至今,信用保护工具带动五家示范房企实现融资总额约39亿元。打个比喻,基于ZZ正确的确是支持了,但只是干旱一季只下了一刻钟的雨,真正的“湿湿碎”。

其实昨日重中之重,是鹅厂发布的二季报。结果营收首次出现同比下跌,降3%至1340.3亿元,这已是已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净利润则同比降幅扩大至56%,为186.19亿元。财报还披露,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为4700.31亿元,半年里缩水1646.3亿元。

财报发布前一日,“腾讯计划清仓美团”的传言致使美团市值缩水超过1000亿港元。在腾讯Q2财报电话会上,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称此说法并不准确(not accurate)。他表示,即使在公司和对外投资估值偏低的情况下,腾讯以向股东返利作为投资的初衷,对是否增资或减持某家公司方面保持中立,比如公司虽然减持了京东,但仍和京东保持着合作。

这个说法蛮滑头,“不准确”的意思可能是处理股权的手法,处理的时间节点,以及处理的份额。反正,不否认才是最重要的。

业绩承压,腾讯正在努力控制成本。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下,腾讯归母利润281.39亿元,同比降17%,该指标已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负增长,但由于“主动退出非核心业务,收紧营销开支,削减运营费用”,环比提升10%。

腾讯自3月开始的裁员在二季度持续,几乎所有业务都在裁员,财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腾讯共有11.0715万名雇员,同比增加16533人,但较上季度减少5498人。

与之形成比对的是,2022年上半年,阿里裁员1.3万人,腾讯二季度裁员比例仅占阿里上半年的41%,但需要注意的是,阿里过往擅长的是直接在各行业直接铺人,而腾讯则基本以投资性角色为主导。也因此,两大互联网龙头平台的裁员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平台当下真实的生存局面。

鹅厂昨还公布了今年上半年6个月总薪酬成本567.79亿元,月均员工薪酬福利罕见地下降了900元左右。大家,都少收了三五斗。

而依据之前的传言,腾讯食堂免费水果和免费打包盒都改成了付费,对此,24君有必要替抱个不平。据相关人士反映,在食堂收费前,相当数量的鹅厂外包人员在就餐时,经常会打包全家老小的饭食,更有甚者一次就餐能带上20多个饭盒,而此次改革后,专卡专用,且定点指定就餐窗口,有效避免了“大锅饭”的局面。其实,问题不在于20多个饭盒的价格,而在于20多个饭盒里装的饭菜,如果可以,相信小马哥宁可多给几个家庭填满饭盒。然,当下经营状况,岂是PONY哥可以轻易装大户的?

不得不说,企鹅的降本增效能力,挺强。手起刀落,毕业一批,调整一批,在收入下降的时候,还能把费用控制得如此优秀,恐怕超出了很多人预期。

大家普遍认为,腾讯游戏增速不给力,是版号原因。政策已经边际转向,水迟早要灌溉到腾讯这边。事实上,这种看法也得到了一些验证,递延收入一清二楚,一直都在快速增长, 直至版号限制出来。但当看到腾讯海外游戏的表现,至少还是不让人放心。

海外腾讯游戏增长,总共披露了三个季度,均呈下滑态势。至这个季度,甚至是同比负增长。问题是,海外有版号限制吗?认为游戏出海能行,这叫能行?想想猪厂(网易)的整体海外表现,一定比鹅厂华丽。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尽管猪厂还没披露细节,但29.8%的增速可以推断)。

所以,从目前这些信息来看,腾讯的游戏业务,出海的表现,说明游戏本身制作能力不强,之前国内之所以称王称霸,还是靠流量+运营

此次,腾讯国内游戏收入基本同比持平,相信网易也不会太差。这也反证了一点,版号收紧可能导致游戏行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而不是相反。最近一年,受打击最大的其实是中小游戏公司,包括那些产品青黄不接的头部公司。对于腾讯而言,只要《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还在运营,情况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需要注意,在季报披露历史上,应该是腾讯短视频最硬的一次。视频号直播收入分成、电竞赛事制作和带宽成本增加,腾讯整体收入成本仍同比微增1%,至761.67亿元。

鹅厂挺务实的,先示弱求生存(示G之态),再讲降本增效(示民之意),最后开始给投资者描述增长故事。信息流广告卖起来,抖音一样的加载率、快手一样的直播变现,重拾增长,似乎触手可及。翻看财报细节,增长居然是服务器成本带来的。

这说明视频号在过去一个年份,增长应该是指数级的。但外界也可以预判,这项业务的OPM,肯定不及抖音,可能也不如快手。

互联网行业有一条规律,后起的同类产品,商业化效率大部分时候,远不如第一名。除非产生极大的差异化,这种差异是为用户提供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视频号,是防御的产物,没办法喧宾夺主,抢走“微信”本身社交属性,它并不是一款新的app,不能指望它成为娱乐第一心智。

另外,在腾讯降本增效的过程中,被砍掉幅度最大的是销售和市场开支。这也是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命运的缩影:要知道,互联网广告最大的广告主是互联网行业自身,或者叫“网服行业”。腾讯旗下的游戏和非游戏业务均有巨大的广告投放预算,而当腾讯都在急剧收缩预算的时候,其他网服广告主只会做的更激进。

唯一幸运的,鹅厂拥有社交的垄断权力,也决定了它在过往能穿越那么多周期,因而注定了它是一只拥有看涨期权的价值股,这也是人们对它信仰的原因吧。换句话说,腾讯的投资者,面临的选择是downside有限,upside则取决于大的产业周期"的股票。

有大V指出,中国互联网发展了二十年,每十年是一个完整周期,前后两个十年有着完全不同的时代主题。

第一个十年,腾讯是封闭的。第二个十年,腾讯试着开放,用微信生态一起孵化。腾讯和阿里,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全面开打。但现在是第三个十年了,云业务无论从财报看还是对照阿里云,都不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那么不确定时代下鹅厂的下一张船票在哪里?有人说是硬核科技,但从昨天投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公司之前还投了一个养老公司看,不像!至于芯片,还是交给华为的哈勃投资吧。说到此,24君突然想到一个月前某个传闻,云鹅厂看上了索尼的游戏业务,那就是几百亿美元的交易,有可能吗?

截至8月18日港股尾盘,腾讯控股涨幅3.1%,报312.6港元/股。

昨晚,大家以为今日跌的是鹅厂,结果真正下跌的,是本专栏说了半拉,集采影响到的长春高新。午盘2点后,该股直线跳水,十分钟内快速跌停。

以市场传闻,浙江省将集采生长激素,另也有投资者在猜测是不是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长春高新投资者关系部门则表示:没有收到明确的消息,浙江挂出来的政策是化药的政策,具体生物药的政策还没有出来。从广东集采情况来看,对公司业绩没有大的负面影响。

不管市场如何纠结于长春高新是水针还是粉针,这里提醒你的不是生产激素,而是微创五金。骨科脊柱类耗材国家集采于上月正式启动,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不留死角。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脊柱产品都要被集采。

有司集采的考量当下可不是创新,而是供应稳定和价格低廉。业内人士的判断是:对部件或产品系统的材质不作区分,灭菌与非灭菌不作区分,推动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骨科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创伤、关节集采过后,市面上出现一些集采后遗症,如供货不及时、供货不稳定。本次集采,主要部件齐全且能供应全国所有地区的企业,在竞价规则上有不小优势。至于采购周期则为3年,较去年人工关节2年采购期有所延长。

而在去年,因人工关节集采平均降价了82%。

全国控费最积极的安徽省,去年7月集采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达54.6%,最高降幅来自于北京创生的胸腰椎间融合装置,高达82.88%。相关配件出现10多个企业弃标,包括强生、春立、爱康、武汉迈瑞、朗迈。骨科企业杀价的热情将更高涨。1年前,十二省联盟创伤类耗材集采已作出示范。联盟地区创伤类耗材采购金额由每年84.37亿元降至8.54亿元,平均降价88.65%,普通接骨板系统价格从平均4683元左右下降至606元左右,锁定(万向)加压接骨板系统价格从平均9360元左右下降至987元左右,髓内钉系统价格从平均11687元左右下降至1271元左右。

等待吧——脊柱类耗材落差80%的瀑布流。

同样,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是今年控费重头戏。这项创新器械集采的时机尚不成熟。房颤手术费用高达8万-10万元,终端销售额占比64.5%,因发病与老龄化正相关,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扩大。

这是最重要的电生理市场,但完全被外资垄断。这也造成国内房颤手术费用竟然高出美国近3万元。2024年国产始有能力在房颤领域向美系三巨头发起进攻,为集采最佳时机,可大力助推国产替代进程。

当前国产仍局限于非房颤手术市场。国产电生理市场份额从2015年11.6%降至2019年9.0%,2020年又回升至9.6%。外资此前发起降维打击,挤压国产在普通电生理耗材领域的生存空间,倘若本次集采引发大幅杀价,国产电生理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更加逼窄。

今天市场上,有一个胜利者叫博纳影业。转换资本市场轨道长达七年,主旋律电影出品方博纳影业终于挂牌A股。8月18日,博纳影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开盘后旋即大涨32.41%至6.66元/股,触发涨停。10时复牌后不久,涨幅扩大至43.94%,再度涨停,报7.24元/股。值得一提的是,博纳影业上市当日“一枝独秀”,A股影视院线板块全线飘绿。

不过,博纳影业上市后的前景并不明朗。近三年,疫情冲击线下观影,影视行业经历查税等监管影响,影视公司已是A股有名的低估值板块。

博纳IPO说明书显示,于冬在IPO之前已经是新加坡永居,套现了14.31亿人民币,而且现在还有28.03%的股份,按照最后一次融资150的估值也还有42亿。明星虽然看起来赚钱容易,哪里有资本市场赚钱容易和狡诈呢,富人的爱无人能够拒绝。而最后一轮参与融资的明星,张涵予、黄晓明、章子怡等是按照估值150亿进去的,上市之后能不能到150亿可能还是一个问题。与其被股市套牢肯定被富豪套牢好一些。

8月18日,沪深两市低开,沪指早盘一度跌超0.6%,随后在2780点附近横盘震荡;创业板指早盘冲高回落,勉强收平;半导体板块走强,科创50指数逆市涨超1%。个股方面整体跌多涨少,两市近2800只个股下跌,超80只个股涨停。两市成交额连续三个交易日超万亿元,且较前一个交易日有所放量。

北向资金净卖出46.13亿元终结连续5日净买入。国轩高科、五粮液、比亚迪分别遭净卖出2.73亿元、2.44亿元、2.07亿元。隆基绿能净买入额居首,金额为4.06亿元。

今日(8月18日)半导体、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赛道的细分方向逆势走强,晶盛机电涨停,川润股份走出7天6板,近期宣布进军光伏赛道的皇氏集团走出4天3板。疫情风险叠加宏观经济整体承压,包括白酒股在内的消费板块集体下挫,贵州茅台一度跌近2%。人气股方面,长春高新尾盘闪崩跌停,英威腾、隆基机械、凯中精密均走出2连板,宇环数控7天5板,清源股份8天5板。

盘面上,多数板块下跌。美容护理领跌,社会服务、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跌幅居前;仅通信、电子、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等板块上涨。

沪指收报3277.54点,跌幅0.44%;深成指收报12517.32点,跌幅0.61%;创业板指收报2775.82点,跌幅0.08%;科创50指数收报1146.63点,涨幅1.26%。

沪市成交4180.75亿元,深市成交6359.90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0540.6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0201.94亿元有所放量。

港股恒指收跌0.8%,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09%,地产、汽车和互联网板块走低,碧桂园跌5.6%,万科企业跌1.5%,龙湖集团跌1.4%;长城汽车跌超5%,小鹏汽车跌3.6%;商汤跌4.1%,京东、阿里巴巴跌超2%。

8月18日据新华社消息,今年7月,上海市进出口创单月额历史新高,首次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达4042.2亿元。

中国中免也传来消息,自2022年8月17日9时起,中免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有序恢复线下业务运营,公司75名驻守机场员工复工复产。

蓉城一样不消停。8月16日,成都市城管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电力保供照明控制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节电工作的通知》,要求关闭全部政府投资建设和企业自建自管的景观照明、灯光秀、形象展示及非安全照明设施,关闭所有户外广告照明(包括LED显示屏),督促商家店铺于歇业时间关闭招牌照明,并积极协调小区物业、商业物业等关闭楼名标志照明。

这个时候,不知道谁愿意和歌手赵赵“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作者孙斌,感谢大家捧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