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外来人员较多的市场、群租房等地,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动态管理?昨天,记者跟随刘潭派出所民警来到朝阳农产品大市场,看一看这里的“每日打卡”。

市场内有一栋宿舍楼,里面20多个房间住着老家位于各地的搬运工。上午走进一间宿舍,民警对住宿人员展开检查,“请出示一下健康码和行程码”。搬运工老徐发现自己的健康码过期了,先出示了前一日的核酸检测结果,然后现场操作更新健康码,检查结果都正常。琴芳搬运服务部负责人沃新良说,和老徐一样住在市场宿舍里的搬运工现在有80多名,另有50多人在老家暂时未回到无锡。有的搬运工趁着暑假回乡看望爱人子女,受到疫情防控影响延后了回来的日程。“低风险区过来的搬运工,要持3天核酸阴性证明,入锡之后马上检测,在楼上单独居住并连续3天核酸检测阴性,才能回到自己的宿舍里和岗位上。”

市场蔬菜保卫科科长吴锡平介绍,这里每天进出人员多,门口都要进行严格查验。市场里的工作人员以及搬运工、摊主等从业人员,则要每日“打卡”,上传健康码、行程码等。“不仅要测体温,还要连人带测温结果拍照上传,另外要每天上传做核酸检测的情况。”吴锡平说,手机上有一个数据平台,发现市场里有谁没有按时去核酸小屋检测的,要求去医院补做,“同时所有人员挂牌上岗,平时还会进行人工抽查,通过扫码就能了解该人员基本信息和防疫情况”。

刘潭派出所副所长徐人凯说,对市场里的流动人员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实施管理,宿舍内配备了应急逃生包,严禁抽烟等存在隐患的行为,做到市场保供、安全管理、疫情防控都不误。

从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市流动人口落脚点“百日清零”行动,是为夏季社会治安稳定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行动主要针对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建筑工地、各类市场、群租房、“三合一”场所、废弃厂房、闲置工棚、桥梁涵洞、拆迁地块、留宿浴场等十类落脚点,开展动态化、清零式排摸检查,实现外来人口的“实时管理”“实情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警力1.2万人次,实地走访排查十类落脚点20489处,新登记各类落脚点2651处,限期整治落脚点1168处、取缔108处,行政处罚相关责任人14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