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距离中山陵不远,有一处灵谷寺,里面有一个赑屃驮着的石碑,上面写着“灵谷深松”,
这其实是一块墓碑,原本上面是有蒋介石题的字,这里是谭延闿(kǎi)的墓地。
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孝顺的儿子,痴情的丈夫,宋美龄的干哥哥,是民国最完美的男人。
因姓氏籍贯,错失状元
谭延闿出生于光绪五年(1880年),他的父亲曾经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后来入朝做官,曾经官至两广总督。
作为官宦子弟,他在5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私塾,父亲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三天就要写一篇文章,5天还要写一首诗。
当时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曾经见过他一次,称他是奇才。
1893年,13岁的他考中了秀才。此时他的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他在家又陪伴了父亲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四处游走拜访名师。
1904年他参加了会试,成为第一名即“会员”。
清朝200多年时间里,湖南学子拿到过状元、榜眼、探花,只差一名会员,谭延闿考中之后,填补了这项空白,在当地有了极大的名望。
谭延闿文采出众,书法也非常优秀。
据说他在参加殿试的时候,慈禧太后看到他的文章字迹很受触动,觉得对方是个有才之人,想将其点为状元。
但是扫了一眼,看到此人姓谭,又看到籍贯是“湖南”,就想起了曾经的谭嗣同。
于是就改点了刘春霖为那一年的状元。因为此人书法也非常优秀,而且那时天下大旱,春霖这个名字十分吉利。
谭延闿因为姓氏籍贯,被慈禧厌恶,不仅没了状元,直接被降为了二甲三十五名。
小妾身份的母亲
谭延闿非常有才华,一生都十分风光,但他的出身却不是很好,母亲只是朋友送过来的丫鬟。
据说有一次他的父亲外出赴宴,看到一位丫鬟相貌俊秀,不由多看了几眼。
主人发现了此事,在父亲离开的时候,将这名丫鬟送给了他,父亲将丫鬟带回来之后就收入房中做了通房丫头。
直到生下谭延闿后,才被升为妾室,虽然身份有所提升,但和正房还是没法比的。
在谭延闿印象中,小时候他和别人就不同,母亲也和别人不一样。
当父亲和正房夫人坐在桌旁吃饭的时候,母亲则需要站在桌边侍奉。
两人吃完之后,母亲才可以去吃这些残羹冷炙,还要把剩下的东西都收拾好。
谭延闿一心想要改变母亲的现状,所以在读书上就非常的刻苦努力。
后来24岁高中会员,母亲在家里的地位也有所提升。
也是在这一年,父亲开口,母亲才终于有机会坐在桌边吃饭。
谭延闿中了进士之后,在翰林院做了几个月的编修,就请假回到了家乡。
不久后,黄兴筹备长沙起义,事情败露遭到追捕,还是谭延闿将其送到了日本。
1911年,武昌起义之后,谭延闿被任命为湖南总督。后来又经过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进程。
1916年,谭延闿出任湖南督军,突然得知消息,母亲因病离世。
此时他刚刚督湘,政局动荡,如果此时离开湖南的话,湘督宝座有可能就被别人夺走了,但他得知消息,还是迅速赶往上海奔丧。
当时讲究落叶归根,母亲虽然是妾室,去世之后也要回到湖南。
在抬着灵柩出祖祠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
因为母亲妾室的身份,当时有规定:妾室死后不能从族祠大门出殡。
当时族人劝说他不要坏了规矩,应该从旁边的侧门抬出去。甚至还有几位族老,干脆站在祠堂大门口阻止他。
谭延闿看到这种情况,直接躺到了母亲的棺材上,大声高喊:我谭延闿已死,快抬我出殡。
别人看到他的行为,被震惊的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说。
只好让路,谭延闿母亲的棺材从祖祠的大门出殡。
谭延闿在民国时期有一个绰号“水晶球”,指的就是他为人圆滑,很少与人正面冲突,还有人以“混”字来形容他。
但在母亲出殡这件事情上,他却少有的较真起来。
正是因为从小见到母亲,小妾身份带来的诸多不公平待遇。
他很早就发誓绝不纳妾,在结婚之后对妻子非常忠贞。
他的妻子一共生下了一子三女,因为产后虚弱很早就离世了。
离世之前还嘱咐丈夫不要再续弦,一定要照顾好4个孩子。
谭延闿在夫人离世后也一直没有再婚。这在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民国时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民国那时候,哪个才子身边不是三五个红颜知己。
拒绝宋美龄,成全蒋介石
谭延闿曾在孙中山落难之际,给了对方很大的帮助。
1922年,孙中山被驱逐出粤,到了上海。
谭延闿为了帮他东山再起,变卖家产凑了5万大洋,送给孙中山做军饷,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孙中山在筹建黄埔军校时,原本是想让他出任校长的,但那时谭延闿已经雄心泯灭,最后落到了蒋介石的身上。
宋美龄作为宋家三小姐,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孙中山是想要让她给谭延闿做继室的。
那时候的谭延闿已经38岁了,在当时却有着“完美男人”的称号,因为他不纳妾不喝花酒,妻子病故之后,也无续弦之意,十分忠贞。
孙专门将宋美龄介绍给他,还给两人制造了很多机会。
起初谭延闿还没有意识到孙中山的打算,当明白他的意思之后,就表示自己不能对不起亡妻,并以此为理由拒绝了。
毕竟是男方拒绝女方,一个操作不好还容易得罪人。谭延闿非常聪明,他在之后将宋母认作“干妈”,宋美龄也成了他的“干妹妹”。
后来察觉到蒋介石对宋美龄有意,更是亲自搭桥牵线,左右斡旋,帮助蒋介石抱得美人归。
1927年,两人的婚礼上,谭延闿还以介绍人和证婚人的身份出现,蒋介石对他也很感激。
“三不主义”和美食家
北伐胜利之后,蒋介石已经登上了国民党权力宝座,谭延闿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主席职位。
之后在国民党内部开始了“三不主义”即:不负责,不谏言,不得罪人。
每次开会几乎都是闭目养神,很少发表意见。
闲暇之余就开始四处探访美食,南京几乎所有的知名饭店他都去吃过。
不仅喜欢吃,他自己还会研究吃,他还发明了“组庵湘菜”,因为谭延闿自号“组庵”。
这套菜系是他和自家厨师一起研究出来的,如今还能找到两百多种组庵湘菜的用料和做法。
除了沉迷美食,他对于书法还非常有研究,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首。
1920年毛主席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还邀请谭延闿帮其书写招牌。
结语
1930年,50岁的他因脑溢血离世。死后以国葬之礼被葬在孙中山陵墓的东面。
谭延闿有才华,有能力;
孝顺母亲,因母亲的经历,发誓不纳妾,一生忠于妻子;
知进退懂轻重,在蒋介石掌权之后,就安心做虚职;后来更是闲云野鹤,潜心研究美食书法;
在蒋介石手下独善其身,毛主席对这位老乡也很欣赏,评价他是“一个聪明的官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