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散记·草原》整篇散文近5000字,没有到过俄罗斯的莫言居然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把俄罗斯二日游因车子抛锚而搁浅俄罗斯草原上的故事写得如身临其境,令人叹为观止(见阅读《俄罗斯散记·草原》:感受莫言超强的想象力》)。作者想象之后还有联想,“卒章显其志”运用得恰到好处。大致脉络如下:

第一步,由浩瀚的星河,过渡到“严酷的现实”

因为旅游车抛锚,游客们有了在草原上仰望天空的机会: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星和人是对应的。一颗星的出现,就是一个人的诞生;一颗星的陨落,就是一个人的死亡。其实这是古老的星命术,或称星命学。就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国道教,都认为有个“上帝”主宰世界万物一样,不同国度的人有共同的观念很正常。

而作者仰俯之间,就从对浩瀚的星河遐思,转换成了对“严酷的现实”的关注:

90年代我国草原的状况本人不甚清楚,但要说“俄罗斯穷”,本人觉得是相对的吧。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此文写于1993年,曾经的第二大经济体的的主要成员的俄罗斯怎么可能一下子变得比中国穷了呢?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俄罗斯是发达国家中的穷国,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本人查阅“1993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行榜”,俄罗斯人均2926美元,排在72位;中国377美元,排在150位。

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期,苏联派大批专家到中国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也能说明问题。

第二步,由“游记”转换成“政论”:

不经意间,作者从“游记”转换“政论”:“社会主义在前苏联的实验比较彻底的失败了。”

但作者忽略了正是前苏联与美国同属超级大国,抗衡了50多年,没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是不可想象的。

难道苏联解体是因为社会主义造成的国家贫穷吗?

本人关注社会保障问题。就保障模式而言,前苏联实行的是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又称国家统包型社会保障制度:以"国家统包"为核心,由政府对福利进行直接分配,社会保障事务由国家统一办理,社会保障费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必缴纳社会保障费用。这种制度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止,但不能否认苏联时期的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的。

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为什么学苏联?也是因为苏联的经济搞得非常成功。

“想用俄罗斯的暂时贫穷来证明资本主义不如社会主义是很幼稚的”。莫言为90年代苏联裂变后俄罗斯经济的不景气找到了借口。但对自己本国前三十年的艰苦奋斗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试问,在废墟上建立起来只有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暂时贫穷与实行了500多年的资本积累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强相比较,不也是幼稚的吗?

第三步,卒章显其志,阐述“政治理想”

那么,这篇“政论”的观点是什么呢?莫言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里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天生爱劳动、富有创造力的人民被紧紧地卡住了脖子,不能呼吸;被手铐脚链紧紧锁住动弹不得。——这是过去的世界吗?

“只要稍稍放松扼着他们脖子的手,让他们能够呼吸;只要稍稍延长他们手铐脚镣间的链条,让他们能够劳动;他们便能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和巨大的财富。”——这是现在的世界吗?

那只“扼着他们脖子的手”是谁?

只要能呼吸,能伸展手脚,就能......?这是人民?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才具有向上发展的激励作用。

而莫言所说的连最底层的需求都达不到,何来“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和巨大的财富”的动力?

而且,莫言所说的“人民”是处于被动地位的,甘心被奴役的。

毛主席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就是这种反抗的力量。

毛主席还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才是政治家对待人民的态度。

《俄罗斯散记·草原》从想象中的俄罗斯草原联想到俄罗斯的贫穷,联想到苏联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联想到某些制度是扼住人们脖子的手、是手铐脚镣。本人佩服作者超常的想象力与联想力的同时也感到遗憾,作者长于挖掘人性,但对人民性认识不够,其“政治理想”并不理想或者说还不具备思考政治理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