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供佛水果赎回后,自己吃了或者没有吃,供佛的功德有还是没有?

当年梁武帝建造了四百八十寺庙,又供养两万多比丘、比丘尼出家。他曾经多次出家,然后让大臣们一次次拿着巨款去把他赎回来。

这些金银财宝都是供养给三宝的,你觉得这样的功德大不大?

当时,他知道有位高僧达摩祖师从印度过来,赶紧派人将达摩祖师护送到皇宫来。

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人出家,这样子我有多少功德呢?”

达摩祖师却说:“实无功德。” 梁武帝听完之后心里很不高兴。

之后便有诗人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为什么?因为这是无常法。不光达摩祖师说过,佛也说过。

波斯匿王曾经供养僧团连续三个月,然后来问佛:“世尊,供养须陀洹一碗饭得无量报,对吗?”

世尊答:“是的。”

波斯匿王接着问:“供养一位阿罗汉也会有更多福德,对吗?”

世尊答:“是的。”

波斯匿王说:“那我现在供养了一千两百五十位阿罗汉,又供养世尊,这下我尽无量际可以吃用不愁,功德无量,对吗?”

佛就举例说,过去转轮圣王如何如何,到今天福德还有吗?

有句话叫“坐吃山空”。

过去的转轮圣王就是佛陀无量无边劫曾经经历过的啊!福德是有所限量的世间法,会有用完的一天。

就这件事,后来有人问六祖:“梁武帝供养那么多,为什么达摩祖师说‘实无功德’呢?”

六祖说:“世间人不分功德与福德。内心不乱是功,外不着相是德;自受用是功,他受用是德;

自能解脱是功,能帮助他人解脱烦恼是德。功德来自于慧,而不来自于福。”

因此,供养三宝是功德还是福德?

有人唯有福德,没有功德;有人有功德有福德。

同样是供佛,供佛水果赎下来,自己吃了或者没有吃,供佛的功德有还是没有?

功德的成已来自于哪里?

无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当你用水果等来供养佛像时,佛像如如不动,佛像不会说“这个我不要吃,你不要供养我”。

但是我们就不行了,会想“这个花好”,然后拿2个花来供,想着福德多一份。

这就是分别心,不平等心,有是非之心。有是非心来供养的便是福德,不一定有功德。

若有师兄供养时知道三轮体空。谁供养?谁是能供者?谁是受供者?受供佛陀既然不动,能供的我在哪里?

你的眼睛在供?还是你的手指、牙齿在供?还是你的舌头、脚在供养佛?谁在供养?

供养之物是现成有的吗?是种种因缘聚会而形成的。

还有,昨天供物是空的,今天供的时候也是暂时有,不是永远摆着,是因缘有。

这个有是恒有、常有、真实有吗?若是真实有,为什么后来就没有了呢?吃掉了就没有了,曾经的“有”,一顿狂吃就没有了,空了。

我们的身体来自于哪里?若没有这些五谷杂粮有我们身体吗?你以五谷杂粮为我的身体吗?

有没有说这个苹果是我?那个橘子、香蕉是我?有没有这样说过?没有。

但是你的五谷杂粮吃下去就构成了你所认为的我,你说我在供佛。若是以这些为我的话,那是不是苹果拿着苹果供佛?

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五谷杂粮堆积起来的。如果你以为你的身体在供佛,那是不是苹果拿着苹果在供佛?是这个道理吗?

所以若是你能正念,正思惟,乃至于有人能清净心供养佛陀,在供养开始一直到结束,那是又有功德,又有福德。

若是你带有所求、有所得之心来供养,便唯有福德没有功德。乃至于有的人在供养时吵架了,功德就会荡然无存,还是有福德的,但有福不一定有德。

因为德者,是要有他受用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供佛时都不应该是自己受用,因为我们是供养世尊。

还有人是另一种供佛的心态,是本来就打算自己吃的,供佛就是放一下,然后过几分钟就自己吃了。

买的时候也是买了自己爱吃想吃的,如此没有供佛之心,参与了供佛有福,但是无德,因为你没有供养的心。

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解空——本无今有还无,一切今有的毕竟要无,因为世间无常,所以苦空无常。

我们身体是五谷杂粮吃下去长养起来的,五谷杂粮是本无今有,因缘还将有因有缘,将会灭掉。我们的色身如此,心法也是如此。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因此你在供佛时要起清净心、尊重心、赞叹心,种种殊胜之心,这时你就有功德了,也就能够一心不乱;

持佛名号,这就是功,若能影响到边上的人也是如此,那便是有德。

因此,供佛后赎回来,也吃掉了,怎么样能够让供佛功德“成已”?就是你要“解空”。

根本、方便容易理解,“成已”的部分,是你在供佛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与三轮体空相应;

是否与一念清净心相应,是否与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相应,是否与至诚心、回向心等等这些心相应。

如果有,那便是有功德也有福德;如果没有这些心,那就是有福德而无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