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上午9:00,刘熙闵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主题为“冬奥场馆,青春勋章”的课程,向大家介绍冬奥会场馆的宏大和精巧,带领大家领会其中青年的重要建设作用。

刘熙闵首先提出沉浸式参观冬奥的视角,以冬奥场馆黑科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代入情境,引出正题;以场馆建设中的绿色冬奥和科技冬奥理念为切入点,以青年代表焦近朱的视角探索冬奥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引出绿色冬奥理念,回申至背后的青年群体奉献;以参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视角引入青年代表李幻涛的设计成就,表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高水平建设成果,烘托青年付出的伟大;参观过程中为青年代表授予勋章,再设置设计冰壶场馆“冰立方”的情境实践问答,使学生切身体会建设过程的困难,获得共鸣和成就感自豪感,启发学生将知识实践于现实中;以全景视频收束场馆建设话题,呼应开头,体会冬奥场馆的成功与青年奉献密不可分、冬奥场馆就是青年的青春勋章,应学习青年典范有所作为,升华主题。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熙闵利用了多媒体授课的优势,讲解中特别插入音频和视频等内容。他设置“云向导”虚拟提问环节,以人声音频代替老师讲解;不限于文字和图片信息,刘熙闵将静音视频作为背景材料添加课堂的内容;同时设置难度不同的问答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逐步启发。既是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感到枯燥,更是让多媒体手段真正助力于教学。

今天的课堂一如既往活跃,同学们在每个问题上都能快速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聊天框依旧刷屏。而让刘熙闵更加惊喜的是,在面对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建设方案难题上,学生并未如他原本所担心的那样,可能会被难倒而沉默,而是依旧积极,在思考时间里就迫不及待地打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聊天框中互相交流改进,优化方案,互相指出不足,提出了很多全面专业的操作步骤,比老师的答案更加完善。

所以,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也更加需要对多种情形都做出预判,相信学生的表现,更多将课堂留给学生发挥,带领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领悟更多,实践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