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竟然化身“太空纺织工”,为大家演示了一堂特别的课,现场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技艺,令人大开眼界。

王亚平细心地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操作,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之后再用板蓝根等染料对织物进行染色。

染色完成后,将束缚部分拆开,一个淡雅自然、层次丰富且酷似降落伞的扎染作品就形成了。

这次太空授课,让扎染技艺成功“出圈”,也寓意着非遗传承与航天发展共融。

扎染技艺到底是什么呢?竟用板蓝根染色,还被王亚平带上了太空!

白族扎染技艺

扎染技艺,全称叫做白族扎染技艺,是云南大理白族人的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

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由于蓝靛在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所以人们常说用板兰根染色。

白族扎染技艺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在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朝时期,当地舞队所穿着的舞衣就是因扎染而成,书中记载“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

明清时期, 白族扎染技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还出现了染布行会,因扎染而成的纺织品更是当时的畅销产品。

如今,云南大理市的周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民族扎染之乡

周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达4.7平方公里,人口有10000多人,而且几乎全是白族人,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也是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在这里,不仅建筑独特、环境幽静,还保存着许多白族的文化习俗,所以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作为白族的聚居地,有着最纯正的白族扎染技艺,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扎染之乡”。

为继承和宣扬白族扎染技艺,周城还建起了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作为“白族扎染技艺”的生产性示范基地。

白族扎染技艺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白族扎染技艺上太空,航天员王亚平亲自示范操作过程,其地位和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也体现出了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

航天员王亚平化身“太空带货人”,为白族扎染技艺纺织品做宣传,这样的非遗产品你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