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讯!拉夫罗夫:对杀害杜金娜的组织、命令和实施者“绝不留情”

【环球网快讯】法新社刚刚消息称,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3日表示,对造成俄社会学家杜金之女杜金娜遇害的幕后黑手“绝不留情”。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资料图

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调查有望很快完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那些组织、命令和实施(爆炸)的人绝不留情。”

8月20日晚,杜金的女儿杜金娜在莫斯科州发生的一起汽车爆炸事故中身亡。俄联邦侦查委员会21日发表声明称,鉴于已经获得的数据,调查认为该犯罪行为是经事先策划并具有雇凶性质。事件发生后,很快有声音将矛头指向乌克兰。

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21日表示,乌克兰与这起事件没有关系,并将事件归咎于“俄内部斗争”。乌军事情报总局发言人尤索夫也声称,这是“俄从内部瓦解”的信号。俄新社22日援引俄联邦安全局消息透露,谋杀杜金娜的罪行是由乌克兰特勤部门策划和实施的,执行者是乌克兰公民纳塔利娅·沃夫克,她在犯罪后逃往爱沙尼亚。沃夫克出生于1979年,今年7月23日带着12岁的女儿来到俄罗斯。为了获取有关杜金娜生活方式的信息,并最终实施谋杀,沃夫克选择租住在与杜金娜相同的公寓大楼内,并使用一辆小轿车监视杜金娜。在杜金娜的汽车被引爆后,沃夫克带着女儿驾车逃往爱沙尼亚。俄罗斯黑客组织RaHDit22日在网站“Nemesis”发表声明称,沃夫克曾效忠于乌克兰武装组织“亚速营”。

相关新闻

杜金就女儿遇害发声:复仇格局太小 俄罗斯人只需要胜利

前不久,俄罗斯著名哲学家、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杜金之女达莉娅·杜金娜在莫斯科州遭遇炸弹袭击身亡。

舆论普遍认为,这次袭击主要针对的目标本应是杜金本人。

杜金素有“普京的智囊”之称,西方媒体认为,普京过去10年外交政策,背后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就是杜金,甚至将其视作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幕后推手,他也因此先后被列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制裁名单。

遭遇如此恐怖袭击,俄罗斯民众自然是群情激愤,相关部门也迅速出手,在短短两天之内就查清了事件,并公布了大量相关视频作为证据。

行凶者遭曝光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已经确定,这一罪行是由乌克兰特勤部门准备和实施的。行凶者是名为娜塔莉亚·帕夫洛夫娜·沃夫克的女性乌克兰公民。她带着12岁的女儿于7月23日抵达俄罗斯,在杜金娜住所附近租了一套公寓,便于收集信息。

为了监视杜金娜,嫌疑人使用了一辆迷你库珀,曾三次更改车牌号码,先后使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牌照。

事发当晚,杜金在莫斯科地区发表演讲,他的女儿杜金娜作为嘉宾出席了活动,嫌疑人携其女儿也一同参加了这场演讲。爆炸发生隔天,母女两人才动身前往爱沙尼亚。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还表示,这一罪行是由乌克兰特勤部门准备和实施,汽车底部安装了爆炸装置,由遥控装置引爆,当时正在开车的杜金娜当场死亡。

杜金娜和她的父亲杜金

俄新社报道称还有黑客组织透露,嫌疑人曾服役于亚速营。

尽管杜金在俄罗斯和西方都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但针对平民的炸弹袭击,无论在全世界哪个地方,都会受到强烈的谴责。因此,对于俄罗斯的指控,乌克兰方面自然是全面否认。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事发之后就迅速发声撇清关系,称乌方与杜金娜在爆炸中身亡一事“毫无关系”,“因为乌克兰不像俄罗斯,不是一个罪犯国家”。

美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在被追问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则表现得十分耐人寻味:“我毫不怀疑俄罗斯会调查此事,也毫不怀疑俄罗斯人会得出‘某种结论’。我在这里能说的就是,乌克兰否认与此事有任何牵连,就我们而言,我们谴责蓄意袭击无论任何地方的平民的行为。”

普赖斯

不得不说,如今全球舆论普遍担忧的是,俄罗斯是否会基于这一理由,对乌克兰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事发之后不久,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人就互通电话,就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形势进行讨论。这座欧洲最大的核电站自3月以来就被俄军控制,而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近期都在不断指责对方对这一区域进行炮击。

随后英方发表声明说,四国首脑在联合电话会议上,强调了确保核设施安全和安保的重要性,呼吁俄乌军方保持克制,并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的独立调查人员“快速”到扎波罗热核电站进行视察。

扎波罗热核电站 资料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杜加里克也表态称,联合国呼吁对杜金娜被害案进行全面调查,以查明所有事实。

在全球舆论的瞩目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表现得倒是十分冷静。他在哀悼杜金娜的发言中表示,她诚实地为人民、为祖国工作过,她用事实证明了是俄罗斯的爱国者。

而杜金本人则表示,女儿死于“乌克兰纳粹政权发动的恐怖袭击”,但俄罗斯人不会因此被击垮,凶手“用血腥恐怖来粉碎俄罗斯人意志”的企图也不会得逞。俄罗斯人内心渴望的不仅是复仇或报复,这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格局小了。“我们只需要胜利……所以,请获得胜利!”

杜金:我们只需要胜利

在俄乌冲突长期持续的背景下,双方的互信已经落入冰点,仇恨也越积越深。如今,杜金娜的死亡,又将为俄乌关系缓和平添了阻碍。

作者:张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