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

媒体人财经观察张捷在曾在其个人节目中,对联想集团元老柳传志祖先肆意诋毁,毫无依据,胡说八道,张冠李戴,给柳氏家族以及柳传志本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与名誉损失。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载录请光绪、民国以及新修的《京江柳氏宗谱》记载的《柳善人传》,笔者一字不改的抄录发表,以正视听!同时,我们强烈要求张捷公开道歉,并要求有关媒体下架张捷诋毁柳传志祖先的相关节目,以消除恶劣影响。

江苏镇江慈善事业在全国,非常有分量,慈善的范围曾经扩大到山西、山东、陕西等省,救活了数以万计的灾民,做了许多善事。在地方官府和绅士的扶持下,柳氏兄弟柳盺、柳恂、柳暹三人,同心协力,分工明确,各尽所能,保证了同善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镇江慈善业的领跑者。

柳氏家的老大柳昕,以身作则。承家训,孝父母,兄弟和睦,同心助善,“敝衣蔬食,刻苦坚忍,节约日用以之施济”。和柳恂一道赢得了“柳善人”的赞誉!同治初年,柳昕与陈茂才在大港等地创设保婴局,经营40年,活婴逾万。光绪年间,他主持同善堂事宜,协助镇江知府王仁堪赈济灾民,养活耕牛7000多头。他还和其弟柳恂、柳暹一起捐资超过了10万金。辛亥革命后,他又积极参与镇江救济旗民的事宜,给他们提供自食其力的机会,避免了许多人流浪街头。晚年举孝廉方正,他坚辞不受。

柳氏老二叫柳恂。他笃行高尚,乐善不倦,不慕荣利,郡中善举,多赖其和兄柳昕主持。他和柳昕一起创设、经营同善堂,大江南北慕其义行。每当灾区告急,他总是悉力筹划,倾力捐赠,而不居其名。光绪二年(1876)山东青州大旱,他致书名士严作霖,首倡义赈,捐资千金。光绪庚子间,陕西发生天灾人祸,他又以千金助赈。生平输助善举达数万金,被称为“智周道济,安土敦仁”之士!

柳氏老三叫柳暹。他在镇江创设润昌绸业二十多年,获利极厚,利润大多用来资助镇江地方的各项善举,尤其是同善堂的善举。对其他省的灾情,他亦尽力救济,先后办理过安徽、湖南、陕西的赈务,慨然募捐钱物,亲赴灾区赈济。他在办理陕西赈务时,因地势偏远,面积大,困难多,工作量大,以致积劳成疾,几乎丢了性命。西安灾民知道他病倒了,纷纷为之祈祷。本省徐州、宿迁一带受灾,他利用办理赈灾后的遗留款五千金,用来设局收养遗婴,受到当地人的赞扬。辛亥革命后,他又与本城徐国安、于树滋等人捐资倡办慈幼工艺厂,许多旗人赖以为生!

现将《柳善人传》全文,照录如下:

柳善人传

刘嘉斌撰

同光之间,丹徒有善人曰柳君,讳昕,字少云。祖曰用和,本生祖曰介和,父曰寅,世有隐德。君少值赭乱,避居江北,弃诗书习贾。寇平,随父暨次君恂、季君暹回里,设菸肆。敝衣蔬食,刻苦坚忍,节省日用以之施济。族党之有无缓急,无不通也;孤寒之困苦冻馁,无不恤也。倡立保婴局于四乡,而溺女之俗革;设救生船于三江营,而泅没之害祛。举凡筑衢路、立义塾、敬老、扶嫠、火赈、放生、拾骨、惜字、施粥诸会,无不竭诚以为之。心力交劬,寒暑罔间,数十年如一日。饥寒之切于身,若有大谴随其后,驱迫而为之者。

吾邑士瘠民困,近水者易潦,近山者易旱。癸未丙戌以来,告祲者屡矣。君则首为倡募,与同邑好善诸君子随时补救,谋振贷,建圩岸,走谒大府,截漕放赈。而壬辰大灾,先师王可庄先生适典镇郡,开塘筑坝,当牛种树,诸役同时并举,倚君若左右手。事后语人谓:是岁荒政,柳氏兄弟实与有力焉。

先是,光绪初元,青齐大饥,君贻书严助教作霖往赈,并醵金为助,是为丹徒义赈权舆。其后助教施赈远及十余行省,先后二三十年,筹金以千百万计。而柳氏昆季自输之外,经募者亦且百余万。

呜呼,君以一贾人隐闡圈间,非有析珪儋爵之荣、陶朱猗顿之富也。昔子文毁家纾难,齐人多待,晏平仲举火,彼皆秉国钩有司牧之责者,其恤民固宜。乃若身无一命,家仅中人,而有胞与民物之心,独善兼善以一身任之,果何为也哉?岂非古之所谓善人者耶?何其难也!

君前以私财建同善堂,为义举总汇,晚岁纂为事略以告后人,其言曰:“盛时处事易,艰时处事难;有权为事易,无势做人难。”

呜呼,君之苦心孤诣,于此可以知其概矣!君内行肫笃,侍父疾衣不解带,历久而不懈。与两弟相友爱,君倡各善事,同气之助益,得乐行其志,白首相处,怡怡如也。

族贤倡建宗祠,君竭诚襄助,轮奂新。君王母张,以节孝得旌,君又与乡先辈捐赀重建祠屋。与人交,必矢诚信,尤严一介取与。地方长官下车,必造庐谘访,君贡善陈谟,知无不言,而未尝一干以私。宣统纪元开孝亷方正科,有司举君应诏,君固辞不赴京谒选。国变后,君已老病,犹捐金赡旗民无告者,其老而好善如此。生平

他善固不可以偻指数也。

癸丑年八月二十一日卒于家,年七十有五。配张氏,有懿行,能助君为善,后君八年卒,合葬城南丁卯桥倪家山枝新茔。子福奎,孙寿同、寿高,曾孙穀书(柳传志父亲,笔者注)、连书、平书、复书、源书。自君之殁于今八年矣,邑之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犹思柳善人之德不衰。今福奎以状来,余故乐为之传,以告后之修志乘者備采擇焉。

录自《京江柳氏宗谱》(戊子谱)卷七

注:1、

柳善人:指柳氏十三世兄弟三人,以柳昕为主,兼及其弟恂、暹。柳昕,字少云,道光十九年(1839年)生,民国二年(1913年)卒;柳恂,字以诚,号鹤侪,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卒。柳暹,又名嵩龄,字祝三,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民国五年(1916年)卒。

2、刘嘉斌,字蔚如(1860-?),清代方志编纂家,《续丹徒县志》纂修。

3、同光之间: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

4、癸未丙戌: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十二年丙戌(1886年)。下文“壬辰”,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

5、权舆:起始。

6、闈:古代称市肆为闡闌。7析珪:古时封诸侯,按爵位高低,分颁珪玉,称为折珪。

8、王母:祖母。

9、国变:指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10、偻指:屈指而数。

11、状:行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