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近日,不少网友吐槽,比“雪糕刺客”更狡猾的“共享刺客”出现了。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它们常以“免押金”为开场白,扬言给人们提供便捷和帮助,实则紧盯你的零钱余额,随时“刺你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

“最后一公里”又涨价了?

共享单车,原本是为解决公交地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而今年以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涨价,让消费者感觉越来越“骑不起”。“补贴结束了,开始涨价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对比公交出行,骑16分钟共享单车花费2.5元,比2元钱的公交还要贵。

8月10日,美团单车宣布,单车畅行卡无折扣价将做以下调整:7天卡由10元调整为15元;30天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90天卡由60元调整为90元,涨幅在40%至50%之间。

早在今年1月,哈啰单车调价后的价格与美团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哈啰单车另设置“低驾照分附加费”。也就是说,哈啰单车赋予每位骑行者一张满分为12分的驾照,如果有忘记关锁、违规停车、私占车辆的情况导致驾照扣分,将根据扣分情况每单收取相应的附加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计价规则(从左至右分别为美团、滴滴青桔、哈啰)

记者实测发现,虽然无折扣套餐价格上涨,但平台给予的优惠力度更大,使得实际购买价格与涨价前价格相差不大。以美团单车为例,如果记者使用赠送的红包进行抵扣,那么7天、30天、90天畅骑卡价格为6.8元、15.8元和42元。

事实上,这不是共享单车第一次涨价。自2016年兴起以来,6年间共享单车已经历多轮价格调整,从最初2016年补贴大战的0.5元/半小时,到补贴结束后的1元-2元时代,如今在多数城市,1.5元/30分钟,4.5元/小时渐成普遍现象。对于此次价格上涨,共享单车平台给出的理由是,硬件与运维成本增加,导致终端价格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套餐(从左至右分别为滴滴青桔、美团)

相隔几百米的同一品牌,充电1个小时费用相差1块钱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共享充电宝服务上,记者走访了济南历下区商场、餐厅等场所,发现和去年8月相比,部分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充电1小时需花费2至4元,相隔几米的同一品牌共享充电宝价格却不同。

其中,美团充电宝计费规则为3.5元/小时,大多数柜机的起步时间按小时计,2分钟内归还免费,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费。和其去年每半小时1.5元的计费规则相比,价格小幅上涨。

怪兽充电宝计费规则为1.5元/半小时,部分柜机1分钟内归还免费,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收费,18元/24小时,总封顶99元。街电充电宝计费规则为3至4元/小时,部分柜机2分钟内归还免费,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费。30元/24小时,总封顶99元,价格也在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充电宝计价规则(从左至右分别为美团、怪兽、街电)

据了解,早在2018年,各大品牌共享充电宝就开始陆续调整定价。2019年9月份和2020年11月份,行业又经历两次普遍涨价,共享充电宝租借费一度从每小时1元涨至每小时3元、5元、8元、10元不等。经历过几年的涨价和调整,共享充电宝使用费用涨幅远超多数行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行业又进行了一次普遍涨价。“2元/半小时,这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价格,稍微便宜点儿是1.5元/半小时。另外,根据地段的不同,商户提成的情况,价格也会有相应调整。”他表示,目前由于设备、场地、人员成本的增加,也成为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因素。

“考验”消费者的种种售后服务

在享受共享经济行业产品带来的便利同时,除了收费标准的争议,人们也被部分售后服务不到位、个人信息受侵害、归还后仍在扣费等问题所困扰。

家住济南槐荫区的哈罗单车用户刘先生就表示,自己在共享单车停车围栏锁车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明明停在了围栏区,但就是锁不上的情况。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也发现,和刘先生有类似的经历的共享单车用户并不在少数。有用户在微博平台就表示:明明已经在停车区域了,周围一堆同款单车,死活说你在禁停区,刷新几次都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

而在共享充电宝的使用过程中,许多人因附近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多种原因,找不着空余机柜,导致超出时限而扣费。“原本以为插入充电宝机柜就算归还成功,到家之后才发现充电宝仍在计费,直到联系客服后计费才停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民连女士表示,“希望以后能增加归还提示音,真正方便消费者取用。”

“涨价”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应在合理区间内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要揭开其产品涨价的真相,不妨从行业自身特点出发探寻。以共享充电宝为例,五年前,共享单车的风潮带动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异军突起成为资本宠儿。由于上游产业链技术成熟,产品供应商众多,共享充电宝行业缺乏技术壁垒,入场门槛较低。在可观的市场规模引诱下,企业注定要在资本驱动下经历激烈角逐。

“开始是千军万马来打价格战,亏损之下,实力更强大的三五家企业能融到资,存活下来。这时候就会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一家企业把其他企业都吞并,另一种是企业之间达成价格协议,统一提高价格。”山东财经大学黄河商学院院长助理李鑫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商场内的共享充电宝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共享充电宝行业线下门店关闭,客流量减少。在主营业务收入减少的同时,固定的场租、人员、维护等成本并未对等缩减,导致多数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李鑫指出,共享经济这种商业模式本身的特点就是一次投入比较大,回收周期比较长。除了打价格战,行业还采取了另外一种策略,就是针对不同场所的消费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比如在酒吧这种高消费场所,定的价格也高,因为企业考虑在这种场景下,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这在经济学上称为价格歧视。”

曾经,共享经济行业亏本经营,企业依靠各种风险投资进行价格战抢夺市场。如今,疯狂扩张的价格战阶段已告一段落,为了盈利和生存,进入到深化运营的阶段,涨价则是必然。李鑫表示,“行业提高价格没有问题,但必须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涨价还未可知,毕竟企业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需综合判断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区间。”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