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二战中,苏军与德军在战争中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大规模的地面战役,双方也都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伤亡,整体而言,苏军的伤亡人员要高于德军,苏军阵亡人员中,有18%为20岁以下,21-30岁的人群更是占到了苏军总阵亡的39.5%,几乎打没了一代人。
二战苏军2200多万伤兵中,哪些部位受伤比例较高?
相比阵亡人员,苏军的伤兵更多,二战中苏军累计负伤人员多达2232万6905人(其中119万余人为两次以上负伤,负伤5次以上者超过4万人),永久性伤残伤兵多达257万6000人,占总伤兵人数的11.54%,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伤兵的具体情况。
1、上肢下肢受伤人员最多
在苏军负伤人员中,上肢受伤占总负伤人数的35.2%,下肢受伤占总负伤人数的35.6%,这两处负伤占总负伤人数的比例超过了70%。
在要害部位中,头部负伤占5.4%,眼部负伤占1.5%,面部负伤占3.5%,颈部负伤占1.2%,胸部负伤占9%,腹部负伤占3.1%,骨盆负伤占4.4%。
2、并非要害部位受伤几率小,而是因为存活率低
看上面的数据中,头部、腹部受伤的比例要小于四肢受伤,这并不是说明头部等要害部位受伤的几率小,恰恰相反,头部等要害部位受伤后,因为伤及要害脏器,出血等情况难以及时处置,因此存活几率低,这部分“伤员”可能在受伤时立刻或受伤后很快就进入了阵亡名单,而不是负伤人员名单。
这点我们可以从战机的生存研究中来看,二战中,美国和盟军中许多战机因为空中和地面火力打击等原因,都会带伤返航,人们认为那些弹孔密布的受伤部位是战机容易受伤的部位需要加强,不过研究显示恰恰相反,这些全是弹孔的战机,是因为没有伤及重要部位能够返航,而没有弹孔的位置,才是要害部位,那些没能返航的战机恰恰是因为这些要害部位中弹,才被击落,这些部位才是战机需要加强防护的位置。
3、防弹衣等防护装备的防护位置
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二战后防弹衣逐渐普及,常见的防弹衣防护的正是胸部、腹部和骨盆这些位置,防护较为全面的防弹衣,还会加上颈部、肩膀和大腿位置的防护,这些装备对于中小口径子弹和战场上横飞的炮弹弹片都有着较好的防护能力。
为了大兵们的“身心健康”,美国还研究出了裆部防护,还有防弹面罩等防护装备,有些名副其实的“武装到牙齿”。
4、二战时代头盔防弹能力较差
其实早在一战时代,各强国就都开始配发制式头盔了,不过苏军中头部负伤的伤员比例还是较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许多苏军战斗人员其实没有带头盔,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一战二战时代的钢制头盔,主要防护的是炮弹的破片,以降低士兵因头部受到伤害而阵亡的几率。
但一战二战时代的头盔,对于直射向目标的步枪子弹,在一定距离上,防护能力并不是很强,即便是名气很大的美军M1钢盔,虽然防御住子弹的案例,但是对于直射的步枪子弹,防护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至于美军钢盔不系带是因为“中弹折断颈部”的问题,又或者很酷很勇等说法,则很“文学”了,美军士兵不喜欢戴钢盔系带,主要是因为M1钢盔非常重且透气性非常差,带着很闷热不舒服的原因,美军士兵也称呼其为“钢罐”,到了头盔换代后,新一代头盔透气性更好,在伊拉克等地的驻外美军士兵,即便是在炎热的沙漠荒漠环境中,头盔的带子都是老老实实的系上的;至于“折断颈部”的问题,可以参考此前美军一名士兵被重机枪连续击中头部,头盔都被打烂了,但是这名士兵不仅没有阵亡,脖子也还好好的这一故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