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顺应时代新潮流,苏州大学“绣”外慧中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2日顺利展开实践。苏州“双面绣”发展模式课题研究,源于课题成员在一次街头漫步中的感触,我们发现苏州对于城市记忆的保存和场景文化的构建存在一定的难度,年轻血液涌入苏州城市,城市化进程又要求城市不断更新。由于苏州城市发展“双面绣”的特征,新旧交融,如何保持苏州城市记忆是需要小组成员探讨的问题。在课题的初创阶段,小组成员保持了高度的热忱试图将各自不同的专业知识与社会经济、城市文化背景的敏锐理解交织在一起,自由地与跨专业学科的同学们碰撞认知、批判思考,闪耀了成员们各自的个性色彩。

现代苏州城市有着较为高速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可以进一步去考虑通过何种手段展现城市文化。苏州城在如何展现城市文化的议题中最终形成了以“城市园林化”为方向的探索,如何将“城市园林化”这一特征贯彻和落实到城市规划中,苏州的园林IP如何与其他城市区分,如何打造“园林之城”的特色IP,这些都是苏州政府需要去回答的新的问题。

在气温高达38摄氏度的八月,课题成员选取了整个调研安排中的品牌记忆线进行了参与式观察,我们试图对苏式园林中蕴藏的记忆点进行挖掘和深入了解。虽然高温让调研成员的心情变得略有急躁,但在此次深入的体验观察,我们偶然遇到了一位极为热情的阿婆,她给我们送来了夏日里的第一缕凉风。阿婆不愿意留下影像,却很乐意告诉我们西园寺的素面很好吃,她们的孩子喜欢去虎丘的云岩茶室,她说耦园的双照楼也可以去坐坐。历史上留名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狮子林,他们最闻名于众人的往往是园林布局和技巧。但是苏州的园林IP打造,不仅仅是曲高和寡,苏式园林从一开始就沾染了烟火生活的底色,是在咫尺乾坤中的味道,苏式园林不仅仅在于高雅的布局和粉墙黛瓦。

离开时我们一再保证一定会前去品尝,我们赶着地铁去尝试了阿婆口中的素面。这次调研我们很幸运地享受到了园林之趣,也享受到了苏式好味道。阿婆之前不无遗憾的说,园林都被圈起来了,外面的人都看不到。我们也都希望“城市园林化”可以加快进程,抹平阿婆的遗憾,让更多人可以记住苏式好味道,记住苏州园林这一城市品牌。

在平江路周边访谈并调研时,我们偶然拐进了一个小巷中,实践团在其中发现了大量有趣新奇的涂鸦,年轻人大多寻来打卡拍照。在访谈过程中,大多年轻人都表示,很少会去单纯的园林中游玩,对于他们来说有园林的一点“味道”,加上现代的潮流元素就很好苏州城市园林化完全可以借助园林式空间手法对古城桥头、井旁、街角等公共空间进行艺术设计和微改造,增加灵活创新空间,例如我们在平江路发现的涂鸦墙等等艺术空间,都在生活中增加更多的艺术感受、生活气息、文化体验。苏州园林是一个整体,更是一种苏式的艺术表现方法,更可以分解成一个个记忆点,并不拘泥要和传统的园林一模一样。只要园林的艺术表现方法融入城市中,以达到强化“园林之城”地缘符号的目的,厚植“园林之城”地标记忆。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市园林化”需要将园林文化元素拆解、分类,以便其更好地融进整个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古城错落的水巷和街道,嵌入“园林文化”标识和元素,打造独有的苏式园林艺术空间。

图为实践队员发现平江路涂鸦墙。

此次调研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次深入了解苏州园林文化和艺术表现的机会,更是我们体会到苏州城市的品牌记忆不仅仅可以是高雅严肃的,更是具有世俗烟火味,也可以与潮流文化共存。他是历史的,也是年轻的,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苏州的“城市园林化”将园林打造成一个IP,这是苏州独特的双面绣发展模式。

通讯员:吴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