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〇一家园徐炳汉的家中,一本1971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小学语文四年级教科书深深吸引了来自扬名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课本里面有这位82岁老人的故事,他被誉为白求恩式军医。

近日,无锡市军休中心惠龙服务站在一〇一家园开展“征集红色珍藏、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时,这段往事才被揭开。

徐炳汉是无锡城里人,当年家中的弟弟早夭,他把治病救人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在1958年考入无锡医学专科学校,1963年成为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参军的徐炳汉,在无锡101医院外科(骨科)开始了他的军医生涯。1965年,徐炳汉响应下连当兵锻炼号召,积极参训,被授予“五好战士”并荣记三等功。1970年又随军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当地厂矿企业培养了一批工人医生,为少数民族地区改善缺医少药状况作出了贡献。当时有好多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终生瘫痪,徐炳汉帮助很多人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徐炳汉还讲述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次回无锡探亲乘火车返程途中,救治了一名“宫外孕内出血”病人,下火车将其护送到医院,病人康复后来信深表感谢。这个故事当年也被报道了出来,这样的事情在徐炳汉军旅生涯中还有很多。

在内蒙古自治区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八册课本第十一课《白求恩式的军医——徐炳汉》中写道:“徐炳汉背着药箱到部队巡回医疗,见战士衣服破了,他就帮助缝补。野营训练中,他帮助老乡担水、扫地、扫厕所。”

在现场,扬名中心小学三(9)班学生荀翌烜、孟轶昕、赵子豪、薛为月等在带队老师薛玉文的带领下,看望了徐炳汉。“爷爷,你是位外科医生,为掌握中医针灸疗法给内蒙古的孩子治病,在自己身上找穴位练扎针,痛吗?”孩子们被课文中所讲述的徐炳汉为救治一名患小儿麻痹后遗症七年的孩子,大胆用针灸增强麻痹肌肉收缩能力在自己身上试针而感动。“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想着他人”,徐炳汉表示。

“徐炳汉同志退休后仍在发挥余热,从事社会工作。”惠龙服务站站长吴晓芸表示,老人的一生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值得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