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人们总是为了利益而奔波,并且乐此不疲。不过这本就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只要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谋求利益,他人也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却选择了一条歪路来谋求利益,他通过无数个谎言,成功骗取他人信任,卷走26亿后立刻上演“消失”戏码,他便是前珠海银隆董事长

魏银仓

,而他所欺骗的对象,是国内赫赫有名的

“商界铁娘子”董明珠

董明珠的大名,想必各位读者朋友都略有耳闻,作为一名毫无背景的单亲妈妈(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她的前半生特别艰苦,但她却从未放弃,36岁那年,她鼓起勇气,带着儿子来到珠海,并成功通过格力集团的审核,成为一名基层业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之前,董明珠甚至不知营销为何物,但她却凭借着毅力和“死缠烂打”的精神,

在40天内追回一笔42万元的债务

,成功获得上级的赏识,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董明珠的销售额突破

1600万元

,占了整个公司的8分之1,堪称业内奇迹。

但董明珠并没有因此满足,继续奋斗在最前线,次年,她的个人销售额上升到

3650万元

,但公司还来不及高兴,就迎来了一次严重的危机,

部分骨干业务员突然“集体辞职”

,面对对手的诱惑,董明珠不为所动,坚持留在格力,并顺利带领格力集团挺过这场危机,1994年,

董明珠全票当选公司营业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随后几年中格力公司不断创造奇迹,

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而董明珠作为最大的功臣,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她也因此获得“

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

”的称号。

按理说这样一位眼光毒辣、手段高超的女强人,是很难骗过,甚至无法骗过的,那么魏银仓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银仓,前珠海银隆集团董事长,这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开发的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明珠和魏银仓见面,他知道格力集团对新能源技术非常感兴趣,便主动向董明珠推销自己的公司。

根据魏银仓的描述,他们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名叫

“钛酸锂”

的技术,一旦成功,就能大大

延长电器类产品电池的使用寿命

,并且能够实现

“快速充电”。

举个简单的例子,普通家电的电池使用寿命在

30~40年

之间,而钛酸锂电池能达到

50年

,甚至更久。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若是格力的电器能换上这种电池,一定能引领整个行业,并进一步稳固格力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明珠非常心动,故而与魏银仓进行了多次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她也愈发心动,于是董明珠决定收购魏银仓所在的珠海银隆公司,

预计花费150亿元

。如此大的项目,自然引起了格力集团内部的争论,很多人都对此持否定意见,认为风险过高,并且这项技术大家都不了解。

但董明珠却坚信,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整个电器行业,于是以个人名义,与其他几位大老板对该集团进行了

26亿元的投资

,支持魏银仓搞研究,然而随着合作的深入,董明珠渐渐产生了怀疑,经过调查发现,魏银仓所说的“新技术”根本就不存在,是他拿来哄骗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董明珠还发现该公司根本就没有什么业务,内部管理极其混乱,早就处于亏损状态,根本就是个“空壳公司”!等到收集好证据,董明珠直接报警,警方也迅速将魏银仓定为通缉犯,实施逮捕。

但狡猾的魏银仓早就“留了后手”,他拿着董明珠的钱,

逃到了美国,

如此一来,魏银仓顺利逃避了我国法律的制裁。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和他一起实施诈骗的珠海银隆原总经理

孙国华,目前已经被我国公安部门顺利逮捕

,而他们两人的家人,则因为他们的犯罪行为,遭到

严格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通缉犯,魏银仓不得不在美国隐姓埋名,终日躲躲藏藏,失去了自由生活的权利,无法回到故土,即使拥有那么多钱,也无法行走在阳光下,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