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所以被称为影响人生发展的“大考”,主要是因为在这场分流考试后,学生将根据成绩被划分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而考生也会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过,受就业形势影响,如今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限制颇多,他们似乎总想用三、五千的用人成本,筛选出最具性价比的“六边形战士”。

于是,在社招中碰了一鼻子灰的同学们自然就将求职视线放到了公务员等“铁饭碗”岗位上,毕竟比起招录标准“奇葩”的私营企业,需要承担起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公务员岗位,对单纯得像张“白纸”一样应届生确实更具倾向性。

公务员对应届生友好不假,可考公的流程也相当严格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国考提供的3.12万个岗位中,有超过67%的岗位都标注了“应届生”的字样,这对于正为就业犯愁的应届生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在省考中应届生也算得上是优势明显,例如2022年福建省考共招录4057人,其中91%的岗位应届生都可以去掺和一脚,可选性还是比较高的。

但话说回来,无论是国考也好还是省考也罢,公务员考试本身奉行的是“优中选优”原则,所以大家光满足应届生这一个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同学们走上岗位。考生只有笔、面结果都名列前茅,并且通过严格政审,才有机会正式摸到公务员这份工作。

然而,严格的政审环节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分家长看来,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闯入政审的考生,本身就已经足够证明他们的优秀了,如果此时因为直系三代亲属存在“污点”被淘汰,显然有点令人惋惜,同样也是公务员团队的损失,那么“一人做事一人当”真的合适吗?

部分家长建议取消政审“查三代”,网友的观点两极分化

相较于其他私企的员工来讲,公务员虽然也是“打工人”,但由于岗位性质比较特殊,往往需要展现出更多的专业度与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一些“扎根”于基层岗位的选手,他们经常需要与来咨询或者办理资料的老百姓沟通,因此就更加得在个人风貌上下功夫,争取通过“以小见大”的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新一代公务员的阳光和“靠谱”。

这样来看,政审确实是绕不开的一道流程。不过,在政审是否要求太“细致”的问题上,家长与网友的观点可谓是“南辕北辙”。

在部分家长看来,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个体是考生本人,岗位责任与义务都需要由他们自己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长辈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实在没必要让学生也跟着受牵连,这对部分已经一只脚够到编制的考生而言,着实算不上公平。

但部分网友对于这样的说法却并不认同。

在他们看来:现如今社会上独生子女居多,而直系三代亲属普遍都在考生成长的前二十余年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一些不恰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孩子,所以政审严格一点确实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许多长辈的“不良行为”的的确确给家庭带来了不少利益,因此有网友反问道:“错不及子女确实没错,那么福呢?这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老实人是不是更不公平?”

政审是公平的,学生与家长既然想端起这碗“饭”,就得遵守规定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政审的存在面对的是全体考生,并不是单纯只针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大家在“标准线”下人人平等,所以也就谈不上对谁有利或者故意给谁“下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学生与家长既然将求职目标放到了公务员上,那么就要遵守整个招录流程,平日里要严于律己,不要抱着侥幸心理,遇到问题脾气上来了就跟人硬刚,或者将作弊等行为视作理所当然。

而家长也是一样,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家不要觉得事情不起眼就放松警惕、随心所欲,这样只会给家里人在关键时候“拖后腿”,到时候再想道歉说对不起就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寄语

在笔者看来,政审严格一点无可厚非,它不仅体现了考公的公平性,同样也是维持公务员团队纯洁性和阳光性的一道“锁”。

因此,如果考生自觉政审无法顺利通过,那么不妨及时止损,寻找其他有前途有发展的岗位,避免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