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下午5点,结束了一天训练,12岁的杨烁涵虽全身大汗淋漓仍“意犹未尽”,与教练边撒娇边商量再跑几圈来加强技能要领,“我觉得我还有力气,保证不受伤!”她说得兴奋,一双大眼睛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光彩熠熠。在刚结束的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以下简称省运会)“小巨人优苗”体能比赛中,这个无锡姑娘首次出征,就包揽女子12岁组全能A套、全能B套和综合全能三个项目的冠军。

天赋选手

仅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便有好成绩

省运会比赛已结束,杨烁涵却无法休息,因为9月还有多个赛事等着她,而她在省运会的夺冠照手势也被很多运动员“模仿”。“这个特殊手势是教练教我的,用代表胜利的V指向参赛服上‘无锡’二字,特别有意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运会比赛,四年后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我希望这个胜利的手势可以一直伴随着我登上更高的领奖台。”

小巨人优苗体能是首次进入省运会比赛的项目,江苏省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开展该项目竞赛的地区。小巨人优苗体能项目到底是什么?记者采访中获悉,该项目是省体育局着眼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省级各优秀运动队选拔优苗,对预测身高女子185厘米以上,男子195厘米以上运动员专门设置的综合体能竞赛项目。“这个项目如同竞赛运动中的爱马仕,各项全能是标配,对运动员速度、力量、爆发力、灵敏协调能力和耐力的综合考评,这些能力需要高水平,缺一不可。”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无锡体校)田径教练须轶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比赛与其他单项比赛有所区别,各年龄组有全能A套、全能B套和综合全能3个项目,类似于田径项目的全能比赛,而其中A、B套各由5个小项组成,综合全能由A、B两项10个小项组成。

对于此次夺冠,杨烁涵很自信地说:“我从来没想过会输。”2020年9月,杨烁涵是在无锡市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被须轶一眼看中,“她那次比赛成绩并未进入前三,但选运动苗子并非只看成绩,而且是整体,如身体素质、跑步形体等,我就是觉得她肯定是个好苗子,只选了她。”没多久,她正式进入无锡体校训练。杨烁涵是土生土长的无锡姑娘,在须轶看来杨烁涵就是为了田径运动而生的天赋型运动员,“很多运动员为了这个项目已经备战了四年,但是她其实才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杨烁涵幼儿园的时候就曾被无锡市体操队的教练看中,可是她父母舍不得就没有答应,为何这次又答应了?须轶说:“这都是缘分。因为杨烁涵自己喜欢,父母尊重她的意愿,所以没有反对。”

意外夺冠

四年后的省运会备战选手“提前入场”

此次无锡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超过30人,仅杨烁涵一人夺得奖牌,且是三枚金牌。须轶表示,“在全省这都是绝无仅有的,杨烁涵一直很有个性,特别聪明,同时也很倔不服输,记得刚开始参加比赛的时候,输了就会大哭,谁劝说都没有用。”

小巨人优苗体能每年都会有年度的一次比赛,去年杨烁涵也是冠军。其实这次夺冠也挺意外,因为杨烁涵年龄太小,是为了备战2026年省运会选拔的运动员,但是小巨人优苗体能项目首次加入了省运会竞赛项目,她年龄正好符合。须轶还跟记者说了一个趣事,“比赛前,有其他城市的运动员对成绩好的杨烁涵非常好奇,就有点挑衅她,结果她直接对人家说,‘我去年是三冠军,今年也会是我!’,这也是在一旁的其他城市教练听到告诉我的”。

回忆当时的比赛,须轶感慨自己比赛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睡了整整一天,“因为比赛都是早上7点,我每天凌晨3点就会醒过来,做赛前准备,5点喊运动员们起床洗漱,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太累了。”同样的,对于运动员来说亦是如此,杨烁涵告诉记者,每天早起比赛,其实有点不习惯的,第一天自己参加了前抛实心球、后抛实心球、30米冲刺、400米、3000米、纵跳摸高、立定三级跳、一分钟跳绳、伊利诺斯折返跑等项目比赛后,拿到了全能A套的金牌,信心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让杨烁涵最紧张的要属最后的1000米比赛,因为比赛成绩直接决定她能不能拿到全能B套和综合全能两项的金牌,“我当时挺忐忑的,或许是发现了我的情绪变化,须轶教练笑着对我说‘你的专项就是跑步,要相信自己。’教练的微笑一下子让我安心了,当我奋力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知道金牌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