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邀请到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江苏扬州分院韩翔鹏院长给大家分享《道德经》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家庭、感情、人际交往等等现代人正在热议的话题,其实也是古代先贤所关注的。被奉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道德经》中,就对上述问题展开过深入的探讨。

谈两性关系,说:“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才能长久;谈人性欲望,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放纵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错莫大于贪婪;谈人格教育,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之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是真正的有德。所以说,万物“皆可道德经”,正是形容经书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理。不论你遇到什么事,它总能给你指点一二。无怪乎《道德经》自问世至今,流传2000多年,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经之王”。

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活就如同开启了“外挂”,可顺利帮助我们走出人生中绝境。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曾经临危受命去剿灭太平天国,结果是三次战败,损失惨重。在他内心倍感羞愧时,祸不单行,父亲的去世,让他不得不请辞回家守孝。

但好巧不巧,他的同僚却打了几次胜仗,这让咸丰皇帝愈发嫌弃他,于是干脆答应他的请辞,命他在籍守制。

“待业”期间,曾国藩抑郁寡欢,他觉得自己有志难伸,心病引起身病。

他开始变得颓废暴躁,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抑郁加狂躁症状”。

当时,曾国藩翻阅群书,但在此时不论是《左传》《史记》,还是《汉书》《资治通鉴》都没能解决他的心病。

直到他读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才幡然醒悟,明白了在官场中该如何做人。

此后,曾国藩一改以往的锋芒毕露,学会管理情绪,低下头来做人。

将“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八个大字写在《道德经》扉页上的曾国藩,也因为这句话,收获友情。

曾国藩回家守孝前,曾因观念不和,与左宗棠闹得很僵。他为了重修旧好,特意身穿常服不带随从到左宗棠家拜访。

可左宗棠仍不待见他,让他走右侧小门刻意刁难,但他也心平气和。面对不同的观念,他也不再争得面红耳赤,而是选择包容。

曾国藩的举动,反倒让左宗棠倍感意外,于是也不计前嫌,与曾国藩迅速重修友谊。

不仅如此,曾国藩的人脉也得益于此,别人都不愿意提携新人,但曾国藩却常常举荐人才。不断践行老子思想的曾国藩,成就也越来越高: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将发展农业作为国家战略“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将世兵制改革为募兵制,开创了近代中国“兵为将有”的先例;曾国藩的一系列成果,如果没有《道德经》,那就无法实现他“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生抱负。

只有5126字的《道德经》“圈粉”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道德经》全文只有5126字,篇幅短小,却涵盖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被誉为“内圣外王”之学。

历史上曾有四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都专为此书写过批注,史称“御注道德经”。

其中,朱元璋评价《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此话一出,直接将这本书变为“国家指定教科书”。

《道德经》震古烁今,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就连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也是老子的粉丝。爱因斯坦的书架上书不多,但有一本《道德经》译本。这可是美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1943年在美国认识爱因斯坦时亲眼所见。更有无数商业大佬盛赞《道德经》是人生的生命之书,每个年龄看都会产生新的感悟。

《道德经》让每个人获益无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研读《道德经》,是因为他真的能令人少走3年、5年、甚至是10年弯路。

不论你职场人、宝妈、还是企业家、大学教授,任何年龄段、任何身份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

《道德经》之于职场人,就像社会课导师。书曰:“言有宗,事有君。”

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要有根据的,都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不能信口开河。

书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会诡辩,总是诡辩的人不善良。人在职场做事,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从中学会看人之法。

《道德经》之于家庭,就像两性关系咨询师。

书曰:“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两个人相处,要接受不同,寻找共同点,夫妻关系才能和谐。

道德经之于企业家,就像商学、经济学导师。

书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的规律是有利而无害,圣人的法则是有所作为,而不去争夺。经商也是如此,要帮助客户成功,而不是坑客户的钱,做业务的目的是有所作为,而不是去恶意竞争、抢生意。

《道德经》之于国家智库教授,如同祖师爷。

中国经济学家、物理学家陈平,称引领中国发展的三驾文化马车,第一驾就是《道德经》。他眼里的《道德经》既是生活理念,也是治国方式,还是军事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翔鹏,易名:韩笑尘。山东省菏泽市一代兵圣孙膑故里人氏。

韩老师自幼受祖父多年研究应用易学的影响,在几位民间艺人及民间师父一生从事风水实战的熏染,以及在民间艺人孙洪美和刘崇武大师的启蒙下对易学有了巨大兴趣爱好,产生了学习易学文化的兴趣,并有幸得到了多位老人的真传,从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研究易经文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在风水学、预测学、环境学、名称学、玄学、道家、养生学等多学科的钻研和学习,以及传统文化,国学的爱好与学习。并用易学文化服务于社会,在多年的实践应用中,积累和创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