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深圳虚拟电厂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据
悉,这也是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据了解,深圳虚拟电厂已接入分布式储能、数据中心、充电站、地铁等类型负荷聚合商 14
家,接入容量达 87 万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电厂的装机容量。预计到 2025 年,深圳将建成 具备 100 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 5%左右的稳定调节能力。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总体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十三五”期间,江苏、上海、河北、广东等地
相继开展了试点。而虚拟电厂理论和实践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

虚拟电厂的主要业务场景包含辅助服务、需求响应、市场化交易、能效管理。根据估算,到
2025 年,虚拟电厂的投资建设市场规模将超过 300 亿元,平均每年投资建设规模达到 105~200 亿元。从运营市场空间来看,虚拟电厂的商业本质是通过解决 95%以上峰值负荷的 问题创造价值。估算预计 2025 年虚拟电厂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 968 亿元,2030 年将超过 4500 亿元。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简称 VPP),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运用 IOT、云服务、AI 等信息技
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发电、需求侧和储能资源汇聚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形成一个虚拟 的“电厂”来做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同时作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

一、虚拟电厂是满足电网尖峰负荷最具经济性的选项

全国用电峰谷差拉大,尖峰负荷逐步拔高。Wind 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为 8.31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0.30%,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用电结构方面,2021 年第三产业、城 乡居民生活用电占比分别为 17.12%、14.13%,分别较 2011 年提升 6.26、2.18 个百分点,第 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占比均不断增加,而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均具有显著的时段性, 电力负荷曲线出现恶化,主要表现为用电峰谷差拉大,尖峰负荷拔高且短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拟电厂是满足尖峰负荷的重要手段。随着用电负荷特性持续恶化,电网负荷尖峰短而高,如果单纯依靠增加电源来满足 100%的负荷需求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根据袁家海所著的《中国电力供应安全的经济性分析与保障路径研究》,“电网负荷的新常态下,中国的电力安全观
也应有所调整,若需求响应规模可达最大负荷的 5%,则电力规划不应以 100%最大负荷为负 荷平衡条件,95%更为经济、科学,剩余的 5%则可以由需求响应、储能和新型可调度新能 源(风电+储能、光伏+储能、光热、可再生能源集成虚拟电厂)等资源来满足”。根据国网 测算,通过建设煤电机组满足其经营区内 5%的峰值负荷,需要投资 4000 亿的电厂和配套电 网,而通过发挥需求侧资源满足峰值负荷需求,投资规模仅约 1/10,虚拟电厂的经济价值 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资源端来看,虚拟电厂资源包括可控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三类电源在现实中往往糅
合在一起,作为虚拟电厂的控制单元。

从技术端来看,主要包括计量技术、通信技术、智能调度决策技术、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四类。
精准的计量是虚拟电厂建立的基础,可靠的通信是虚拟电厂可靠生产的条件,智能调度决策 技术是虚拟电厂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而信息防护技术是保证虚拟电厂稳定运行的底线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我国虚拟电厂仍处初级阶段 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从虚拟电厂的发展阶段来看,依次可以分为邀约型、市场型、自主调度型。在第一阶段,由 于电力市场建设不够完善,可通过政府部门或调度机构进行邀约,并由负荷聚合商响应,当 前我国各省市试点的虚拟电厂以邀约型为主,其中以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得比较好。 在第二阶段,电力市场建设较为完善,负荷聚合商可以直接参与到电力市场进行交易,报价
机制更为市场化。在第三阶段,负荷聚合商可实现跨区域自由调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竞争处于启动期 政策驱动快速成长

从产业链来看,虚拟电厂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础资源、中游负荷聚合商、下游电力需求方。其
中基础资源包括可控负荷、分布式能源、储能三类。虚拟电厂运营商包括负荷聚合商和技术 服务商,负荷聚合商具有一定负荷资源优势,可以聚合零散负荷资源开展服务,技术服务商 则主要依托软件开发、模型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负荷聚合商提供技术服务,或者直接 参与交易。电力需求方包括电网公司、售电公司、大用户等,其中以国网和南网为主的电网 公司是电力市场的主要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国家层面还未出台关于虚拟电厂的政策,省市级层面有山西、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出台了专项虚拟电厂的政策,其中上海市要求“进一步建设虚拟电厂,深化双向负荷调控能力规模”,广州市要求“将虚拟电厂作为全社会用电管理的重要手段,实现削峰填谷,逐步形成约占我市统调最高负荷 3%左右的响应能力”,山西省要求“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扩大需求侧(储能)响应规模,提升我省新能源消纳及需求响应能力,形成源荷储发展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电网数据显示,2025/2030 年国网区域分布式电源装机规模分别为 1.8/2.9 亿千瓦时,假设分布式电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均为 3000 小时,假设虚拟电厂代替用户运营分布式电源并
进行电力市场交易的分成比例为 33%,则 2025 年/2030 年虚拟电厂电能量市场交易规模分 别为 200.48/322.99 亿元。综合来看,仅考虑虚拟电厂运营商开展需求侧响应与电能量市场 交易业务,2025/2030 年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分别为 497.73/881.53 亿元。

三、全球科技巨头布局虚拟电厂

根据 Tesla 官网披露,Tesla 与太平洋燃气与电力公司(PG&E)、圣地亚哥天然气发电厂(SDG&E)
和南加州爱迪生公司(SCE)等公用事业公司合作开展虚拟电厂项目,若后者的客户同时拥 有 Powerwall,可通过下载特斯拉应用程序,注册加入虚拟电厂。当存在供电短缺时, Powerwall 每向电网输送 1 度电,可获得 2 美元补偿。而根据 Electrek 报道,目前美国加利 福尼亚州大部分地区都被特斯拉的虚拟发电厂覆盖。当前特斯拉社区拥有超过 50000 个 Powerwall,为全球最大的分布式电池,通过虚拟电厂可实现联结,将从负荷侧对电网稳定 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链相关公司:

朗新科技(300682):电力供需两侧具备强聚合能力,深耕用电服务积淀深厚,生活缴费、
聚合充电平台持续上量,同时光伏云平台接入装机容量持续提升。2021 年公司获得售电牌 照,为后续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打下基础。

国能日新(301162):目前已具备多项关键技术储备,VPP 运营系统已有项目落地,相关电
力市场交易辅助决策软件也进行版本迭代。

恒实科技(300513):全面投入综合能源服务并布局虚拟电厂资源

国网信通(600131):面向电力企业可提供虚拟电厂平台建设运营服务

远光软件(002063):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聚合电网侧及终端用户资源,已有 VPP 平台产品应
用。

南网科技(688248):实现“储能+试验+设备”布局,相关业务与技术有望应用于虚拟电厂。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发展不及预期、技术创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