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山、那狗,托木尔峰保护区里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那人、那山、那狗,托木尔峰保护区里的故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温宿县境内,总面积23万余平方公里。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漫山遍野的云杉和塔松,是新疆第一个森林生态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月29日,记者前往保护区一个叫小库孜巴依的管护所采访,该所位于海拔2300米的山区,是保护区海拔最高的管护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站长艾尼外尔·亚森每天沿着熟悉的道路去保护区深处巡山护林。记者 曹华摄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时而在山谷,时而跃上山腰,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在山谷一处开阔地,我们抵达小库孜巴依管护所。管护所由三栋蓝顶房屋构成,位于山谷地势稍高处,屋后是流淌的河水,四周群山环抱,一条道路通向山谷深处。

“我们管护所常年有6名护林员驻守,承担着辖区巡山护林任务,包括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治森林病虫害等。”32岁的管护所副站长艾尼外尔·亚森说,以前保护区内还有煤矿,近年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煤矿已经关闭并实施了生态修复,保护区内基本杜绝了外来干扰,也没有牧民放牧,生态环境完全处于自然状态,变得越来越好。

小库孜巴依管护所是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件最艰苦的管护所,这里只有一条简易狭窄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极为不便,尤其是在冬季遇到大的降雪,这里常常处于封山状态,车辆无法将物资送到管护所,护林员们只好步行数公里到山下,用人力将东西一点点搬上山,非常艰难。

管护所的日常用水来自屋后的河水,在河边有一口深井,河水通过渗漏进入井中,水要相对清澈一些,一根水管从井中通向管护所,供护林员们日常洗漱、做饭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库孜巴依管护所院内整洁而安静。记者 曹华摄

记者到来当天,正是7月山洪暴发的季节,山上流淌的河水变得浑浊而汹涌,冲坏了下游的供电设备,导致小库孜巴依管护所断电,工作人员只能用煤炭生火做饭。“每年汛期,山上来水会很大,河水变得非常浑浊,导致我们的井水需要沉淀过滤后才能使用,这种情况一般要持续到9月份,河水才会重新变得清澈、安静。”艾尼外尔·亚森说。

小库孜巴依管护所的世界几乎与世隔绝,这里没有外来打扰,大山、河流、花草和野生动物们都处于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在这里,耳边响起的始终是流水的轰鸣声、山谷的风声和不知名的鸟鸣声。

“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非常有规律,就是巡山护林,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确保不被打扰和破坏。”艾尼外尔·亚森说,每天他要沿着山路,往山里走十多公里,观察并记录看到的情况,一路上没有人和他交谈,手机信号也时断时续,大山隔绝了外面喧嚣世界,只给人留下极度的安静和孤独感。

记者在路上还遇到了一只叫“小白”的狗,它是护林员们的好朋友,今年1岁。“小白”充满了快乐,喜欢自由自在地在野花丛中嬉闹,时而跑向我们,摇着尾巴,表示友好。在大山里,“小白”给护林员们枯燥的生活带去了许多欢乐。

在通向保护区深处的山路上,可以看到生锈的牌匾、废弃的瞭望塔和牧民窝棚,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也热闹过,现在一切归于平静,而只有这些护林员们,在大山深处,默默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