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道德经》第68章

《道德经》第68篇,从表面上看,好像老子说的是兵事,其实不然,本章是老子借兵事说人事,如何做到不争而善胜。老子从4个方面阐明了“不争之德”的表现,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不争而善胜的原因。

01 善为士者不武

01 善为士者不武

“善为士者不武。”“士”,武将,这里指的是指挥作战的将帅;“武”,武力;“不武”,不崇尚武力,不轻易动武。这句话是说,善于做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

老子一直反战,一个国家不能只凭借武力称霸天下。《道德经》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作为臣子应该用“道”来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而不是靠发动战争来逞强天下。

老子认为,战争只能是“不得已而用之”,也要“恬淡为上”(《道德经》第31章),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武力,并且要淡然处之,如果取得了胜利,也不能得意洋洋到处炫耀。如果一个国家只有通过战争来维护国家的利益,那么战争就会很容易被扩大,其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美国就是最鲜活的例子,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立国240多年,只有16年没有打过仗。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201场。2001年以来,美国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造成9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认为,最高明不是最高明的方法。《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办法;不用武力进攻就能使敌人降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办法。

现实生活中,“不武”就是要求人们在解决纠纷时不要诉诸武力,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或者争吵不已,而是通过协商或法律程序来解决争端。

02 善战者不怒

02 善战者不怒

“善战者不怒。”“怒”,发怒,“怒”字由“奴”和“心”组成,字面的意思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心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不怒”,不轻易发怒,就是懂得制怒。真正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懂得制怒而不轻易发怒。

指挥作战的人要想取得胜利,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头脑与平和的心态。只有冷静,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理性判断,才能指挥得当。如果情绪暴躁,就容易失去理性,很难对战事做出冷静的判断,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怒而出师,愠而交战,为兵家所忌。《三国演义》中,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张飞二人听到消息后悲怒交加。为了报仇,张羽为赶制孝服而怒打手下将士,被手下人所杀;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劝阻讨伐东吴,结果损兵折将,退守白帝城,一病不起而死。

《史记·刺客列传》中,燕太子丹与智谋之士田光谋划国事,田光年事已高,向他推荐了侠义之士荆轲:“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荆轲即使愤怒而面不改色,说明他能很好地控制情绪,不露声色,面对危险也能气定神闲,这才是真正勇敢的人。

老子认为,只有以冷静的态度来进行战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而不赞成只知披挂上阵而不讲试图的蛮横武夫。

那些善于战胜的人都是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因为他对整个事情有把握,知道自己稳操胜券,用不着动怒,只有自己不如对手强大、拿对手没有办法才易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十分恼怒,引发毒疮发作,临死前一句“既生瑜,何生亮”,道出了自己对诸葛亮才能的嫉恨,自己技不如人的不甘心。

一旦“怒”上心头,就会失去理智,导致意气用事。因而《孙子兵法·火攻篇》主张:“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国君不能因一时之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一时之气愤而出阵开仗。

发怒是一种不良情绪,不仅容易把事情办砸,还可能气坏身体,所谓“冲动是魔鬼”。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时不可感情用事,遇事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处理事情。

03 善胜敌者不与

03 善胜敌者不与

“善胜敌者不与。”“与”,与敌方对打;“不与”,就是不和敌方发生正面的冲突。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轻易与敌方正面交锋。

正面冲突也容易把自己的实力暴露在敌方的面前,使敌方容易对付自己。而好的军事家都特别重视谋略,不主张与敌方面对面的血拼,不逞一时之勇,懂得用迂回的谋略出奇制胜,这样可以达到人员伤亡小而战果巨大的效果。

五次反“围剿”中,面对强大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不是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正面的厮杀,而是采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而王明等左倾机会者采用与敌人正面交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陷入敌人围困堵截的包围之中,给我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孙武认为,与敌方面对面冲突是最下的策略。《孙子兵法·谋攻篇》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这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办法。

《孙子兵法·谋攻篇》又云:“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交战的办法,夺取敌军城池而不用攻城的办法,消灭敌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竞争对手,要想战胜对手就要讲技巧,尽量不要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更不能简单地硬拼,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04 善用人者为之下

04 善用人者为之下

在战争中,人是第一因素,善于用人至关重要。怎样才能做到善于用人呢?

老子认为,“善用人者为之下。”“用人”,在这里指用人去打仗;“下”,谦下;“为之下”,使自己处在所用之人的下位。善于用人的人,对人十分谦下,不妄自尊大。

善于做领导的人,不是以强权制人、管人,而是放低姿态,谦下待人,态度客气不傲慢,充分尊重人、包容人。老子认为,谦下是一种获得人心的最好方式。

古今良将无不爱兵若子,只有关爱部下,体恤将士,士卒才愿意与将帅同心同德,这样的军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谦下”,就是与人相处不自高自大,而是真心实意地尊重人、恭敬人,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赢得他人的支持、帮助。

结束语

结束语

最后,老子说:“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是”,相当于“这”,;“谓”,称做,叫做;“配”,合;“天”,天道;“极”,法则,准则。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这就叫不争的德性,叫做善于用人之力,叫做符合天道,符合古已流传的法则。

“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是不争之德的4个具体表现,为什么不争而能善胜呢?因为这些不争的行为是“用人之力”、“配天”、“古之极”,道出了不争而善胜的原因,“善为士”、“善战者”、“善胜敌者”、“善用人者”就是不争而胜的必然结果。

老子的“不争之德”,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态度和处世的原则,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与人相处不逞强斗狠,不轻易发怒,不与人对打,善用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