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秀敏的老家松原市举办活动,想邀请赵本山,她告诉负责人:“按20万准备,意思一下,应该不能要。”
没想到,赵本山却收下了20万,丢了面子的高秀敏说:“哥!你可有人给我面子啊!”
1982年,25岁的赵本山凭借拉场戏《摔三弦》,在东北三省一炮而红,声名大振。
这一年,23岁的高秀敏进入了扶余市民间艺术团做演员,很快成了台柱子。
1989年,高秀敏在菜市场遇到了卖冻鱼的何庆魁,这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
其实,何庆魁早年就给高秀敏写过剧本《两枚戒指》,收到很大反响。
再次相遇,高秀敏可怜何庆魁日子过得清苦,就对他说:“你给我们剧团写剧本呗,我给你200块钱作为报酬。”
200块钱在当时相当于一般人大半年的工资了,不是一笔小钱,他很干脆的就答应了。
从那以后,何庆魁和高秀敏开始合作,两人在的作品获奖无数,何庆魁也终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不久后,高秀敏离了婚,何庆魁这边也想离,但是妻子不愿意,最终没离成,但是他还是和高秀敏同居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两人以“夫妻档”的形式,在东北有了响亮的名声,而且在全国的小品大赛上,也屡次获奖,一时风头无两。
1997年,赵本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他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临时需要改稿,时间很紧。
但编剧有事改不了,在这危急关头,赵本山想起了何庆魁,让他帮忙修改,也就此开始了“铁三角”的合作之路。
他们合作的小品《卖拐》、《卖车》、《拜年》、《心病》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
没想到,就在赵本山和高秀敏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两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一次,高秀敏的老家松原市举办一场活动,想要邀请赵本山参加,于是拜托高秀敏从中说和。
高秀敏满口答应:“就凭我和他的关系,他肯定能来!”
家乡的领导又问:“那应该准备多少报酬比较合适呢?总不能让人家白来。”
高秀敏胸有成竹地给对方打包票:“你就按20万准备,但是他看在我的面子上,肯定不能要。
不过是互相谦让一下,彼此也都有面子。”
领导信以为真,非常感谢她能支持家乡的工作,说得高秀敏特别高兴,觉得脸上也有光。
没想到,赵本山最后来是来了,却把那20万也毫不客气收入囊中。
这回轮到高秀敏傻眼了,气氛那是相当尴尬。

等到家乡领导走了以后,高秀敏对赵本山说:“大哥啊!你可真给我面子啊!”
这件事让高秀敏的心里堵了一口气,只是她忍着没有发出来。
2003年,两人正在紧张地备战春晚,高秀敏的闺蜜给她打电话,想让她去通化救个场。
原定的演员来不了了,要是高秀敏不去,闺蜜要赔偿40万。
高秀敏二话不说就去了,结果好巧不巧,那天刚好赶上春晚导演组来审查节目。
虽然高秀敏立刻赶了回来,但是因为剧本有改动,双方没磨合好,表演得很不理想。
赵本山很生气,觉得她对工作不认真,一直批评她。
刚开始高秀敏还解释了一下原因,但在气头上的赵本山根本不听,还一直说她。
高秀敏就怒了:“我就这样,用就用,不用拉到!”两人大吵一架。
2004年春晚,赵本山准备了小品《送水工》,打算找宋丹丹合作。
可惜,宋丹丹有事不能演,这才又找到高秀敏,高秀敏虽然来了,但始终咽不下那口气。
在采访时她酸溜溜说:“感谢本山大哥还想着我,原来听说要用丹丹,但这会儿让我去我就去。我一定当好绿叶,捧好赵本山。”
同年,赵本山拍《马大帅》却没有给高秀敏留个角色,两人裂痕见深。
何庆魁虽然和赵本山没什么恩怨,但他和高秀敏过日子,自然也不能和赵本山再合作。
离开赵本山后,高秀敏投资并主演了何庆魁作为编剧的《圣水河畔》,并大获成功。
没想到,正在计划拍第二部时,高秀敏却突然离世了。

得知这个消息,赵本山第一时间赶到了何庆魁的身边。葬礼上,赵本山哭着说:“妹呀,哥来晚了……”
多年后,谈起往事,赵本山说:
“其实,我们哪有什么矛盾啊!只是大家脾气不好,一时没转过来弯。要是早知有这么一天,当初真是何必呢?”
高秀敏去世后,赵本山和何庆魁的关系又恢复如初,还是最好的兄弟。
赵本山说:“欢迎何庆魁来本山传媒,他能写点啥,就写点啥,不愿意写就在我这养老。”
后来,何庆魁又给赵本山写了《刘老根3》,还把范伟也请了回来。
时过境迁,年轻时的那些矛盾,早都随风而散了。
没能在高秀敏生前与之和解,可能是赵本山一辈子的遗憾吧!
人生就是这样,在身边时,不懂得珍惜,错过了才知道追悔莫及,却再也回不到最初了。
你觉得赵本山这20万,应该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