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美国人走进了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绕了一圈后,突然对马未都说:“我想买走你的全部藏品,你愿意出售吗?价格不是问题。”
马未都当即拒绝:“我的东西不能卖!”
那人很惊讶:“难道是我出的价格不够高吗?”
马未都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这位美国人闭了嘴。
早在20多年前,马未都曾在太平洋彼岸,到一个古董收藏家的家中参观,让他深受震撼。
马未都回忆道:“房间很大,走进去就像走进了宫殿,屋子里到处都是古玩玉器,石雕造像。
中国的、印度的……简直就像一个博物馆。”
更让马未都震惊的是,这里的家具和装修配件,全部都采用中国的黄花梨木,随便拿出一个藏品都价值几千万。
而他的家竟然有22间屋子,里面全都是宝贝,这得价值多少钱啊!

那时,马未都还只是个无名小卒,无缘见这位古董收藏家,为此他遗憾了很久。
没想到,这位收藏家竟然在马未都开设了私人博物馆后,不远万里,来到他的博物馆参观,甚至还要花钱买下他的所有藏品。
这位美国的收藏家,就是被称为“中国文物教父”之称的安思远。
安思远是犹太人,脑袋极为好使,17岁时就开始做生意。
19岁那年,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古董收藏家爱丽丝·庞耐,在她的陶瓷古董店工作。
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中国的陶瓷、家具和绘画,为他走上古董收藏之路,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安思远认识了老师王方宇,教给他不少中国艺术知识,还给他取了“安思远”这个中文名字。
随后,安思远开始研究器物庞大的明清家具收藏,他还有个“明代之王”的美称。
马未都也是收藏明清家具的高手,所以,当安思远慕名而来时,看到很多黄花梨木家具,也爱不释手。
突然提出想要买下马未都的所有藏品。

马未都立刻拒绝了,安思远却说:“你不是不卖,是我出的价格不够高!”
马未都听着他有些轻蔑的言语,没有恼怒,只是不卑不亢地说:
“我不能让我的藏品卖到国外去,因为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安思远虽然在收藏上对中国文化了解很深,但是他不能理解中国人的那种传承精神和家国情怀。
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国家的利益,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金钱固然重要,但是更要有良心和底线!
2014年,安思远去世,这位老收藏家一生未婚,更没有子女,那么多的藏品无人继承。
他去世前选择以拍卖的形式,把自己所有的宝贝都散出去。
这场拍卖会轰动了全球各地的收藏家们,大家都为了他的收藏品趋之若鹜,踊跃举牌。
马未都说:“安思远的藏品中,有一些也是赝品,比如说有一件非常有名的书法,就是来自于潘家园的赝品。”
但是,收藏们敬重安思远的人品,还是纷纷举牌,最终拍卖了300多万。
安思远的做法,让马未都很受触动,他决定在自己百年之前,把所有藏品都捐掉,变成公共财富。
马未都在接受曹景行先生拜访时说:“一个人人生即将走完,最痛苦的就是有钱。”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当他功成名就,资产过亿之后,马未都觉得生活越来没意思,难道有钱就是为了吃吃喝喝?
有一位上师告诉他:“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宅里一辈子逃亡。
世人忙忙碌碌,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名?为利?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
都是又都不是,背后共同的动机是安乐。
人生除了积累和占有之外,更应该放下财富和名望,回归本心,达到物我两忘宠辱不惊的境界,自然就安乐了。”
上师的话,让马未都获益匪浅,明白了“舍得”的道理。

他说:“我希望自己晚年能活得清净点,晚年不背重物,不必为钱再操心,够花就行了。”
所以,他打算把所有藏品一件不留全部捐掉,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也表示同意。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