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明,自下而上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香港大学应用物理系本科和硕士,香港注册会计师,在香港生活18载,拥有11 年的国际化港股投研经验,超6年投资经验。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核心干将,港股投研工作负责人。代表产品中欧丰泓沪港深,中欧丰泰港股通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目前经济基本面仍处于相对底部的位置。港股正处于怎样的历史阶段,在经济复苏可能的转折点上,如何看待港股的投资机会?
对话基金经理丨罗佳明
Q1
2022年上半年港股表现仍旧不乐观,港股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挑战?
罗佳明:2022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在经历了2021年深度调整后,再次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下跌。具体主要体现为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体现为上市公司的盈利由于国内疫情封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持续受到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在流动性方面则受到美联储加息缩表和“俄乌冲突”导致权益风险偏好下行的影响持续吃紧,从而影响公司估值。
Q2
作为深耕港股投资的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南下资金”?
罗佳明:大家知道南下资金其实大部分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整体来说,南下资金或者原来的外资和一些本地资金,其实也都是以机构为主,所以这个市场本质上,还是一个机构在互相切磋的一个市场。
南下资金以险资和公募基金占比最高,我们从港交所发布的《现货市场交易研究调查》报告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南下资金里面机构占比大概从23%提升到现在超过50%,个人投资者占比从60%下降到30%。截至2021年底,南下资金里公募资金市值占比是33.2%,这个比例我们预期还会持续提升。总结来说,南下资金其实都是非常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而且专业程度还在持续提升。
Q3
A股已经有4000多家公司,为什么机构还要离开本土A股市场南下去港股市场做投资呢?
罗佳明:事实上,我们发现港股的一些行业跟A股的行业,共同拼成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各行各业。那也就是说港股的里面的一些优秀的公司和 A 股优秀公司,是共同组成了中国经济里的所有的优秀公司。
所以,我们认为在港股大家应该更专注地去考虑那些A 股市场我们找不到的行业里的优秀公司,比如说像一些我们说的新经济里面有些新兴消费,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新能源车中新势力的一些企业,随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些比如高端的物业公司等等。港交所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机构,过去也做了很多变革,比如二次上市、同股不同权政策,包括像一些生物医药企业,甚至还没盈利仍在研发阶段的优秀药企,也能在香港上市。
现在港股市场逐渐沉淀了一些我们认为可能是中国未来有希望走向世界的生物药企业,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这些公司的配置的角度是需要重视的。
Q4
关于港股投资,您有遇到的一些经验或者教训分享吗?
罗佳明:我们在港股,其实也踩过很多坑,尤其是港股的坑,每次踩起来都深不见底。所以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
首先我们可能比较特别的一点,我们会先找各行业里最强的人,就是各行业里的“智者”,就是有句话叫做与智者同行。我觉得这个方法在港股是非常有效的,就是我们可能到产业里面去问各行业里的公司,你们觉得这个行业里最强的企业家、最强的团队、最好的企业文化是哪些公司,并且我们开始跟他们接触之后,去跟踪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面的反应。比如今年,这个经济压力很大,他们是怎么去调整?成本是节约的还是扩张的,去理解他们选择背后的原因,和他们选择带来的结果。所以这是我们对于人这方面的一个考虑。
另一块,港股其实是一个相对投资难度比较大的市场。我们对企业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能否长大,会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样对商业模式的判断是基于多年研究的积累,每一个生意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但总得来说我们更加强调自由现金流,就是说它能够持续的不断的有现金流,能够不断地流向这个公司,而且尽量不要向它们的投资人,向股东过多的索要资本。
整体来说,我们就是看人和事,好人做好事,有空间,有壁垒,大概总结就是这四点。在这几点里去选各行列的好公司,如果讲到投资组合的话,我们相对来说在各行业是比较分散的。有一些可能只有我们才会买的行业,也可能跟主流的投港股的公募基金选择不太一样的,也都是出现在我们的组合里面,实际上在历史上也都能够给我们组合做出一些贡献。
不过今年可能整体来说,宏观压力比较大,那港股这个市场,这些公司的盈利是跟着中国经济走,但是它们的估值有时候跟着美联储的政策,或者跟着全球货币流动性走,今年这两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压力,不过这时候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布局时间点。
Q5
港股投资未来可能遭遇什么样的风险,做投资要如何避免?
罗佳明:对于我们专业投资者来说,首先我们不能选错公司,如果一个公司不好或者不足够好,就不应该买或者说不应该买很多仓位。另外一方面,经济没有完全出现一个非常大的向上阶段,美联储的政策没有非常明确什么时候结束,这一轮的紧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相对谨慎一点。我们在资产上的选择,更多是从现金类角度或者确定性更高角度去做一些布局。
其次,我们要观察中国经济接下来有没有新的变化,比如房地产是否能够缓和起来,或者其他我们对于一些行业结构上调整是否会有更大时效,一旦发现有清晰脉络,很可能在持股和行业配置上就会做一些调整。
此外,如果美联储结束加息,我们可能更多的会把这个持仓从偏防守、偏股息、偏确定,可能转向更多的是偏成长、然后偏未来现金流的这方面的一个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去观察这些变化之外,还会珍惜这一次机会,我们会去找哪些公司反而做得更好,在这个逆境中能够做得更好的公司,才是在顺境我们更应该去紧紧抱住的一些资产。
Q6
像今年这样的市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好投资?
罗佳明:首先,今年很可能是过去十几年以来最艰难的港股市场阶段,这一轮下跌从2021年2月到现在,其实是港股2008年以来最深的一轮下跌和最长的一次下跌时间,所以这个阶段大家觉得没有信心、觉得很痛苦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距离上一次这么痛苦已经过去14年。
其次,我们还要对中国经济里面最优质的企业家,和中国经济里面最优质的的商业模式,要有一些长期信心。只要中国新经济、优质企业和这些卓越的企业家、勤奋的老百姓能够继续创造价值,那么不管这个公司是在港股还是A股上市,都一样能够给股东带来价值。我们做投资还是要基于价值投资有这样的信仰。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经济于下半年触底回升抱有期待,我们持有的优质公司的盈利或亦将环比改善。同时,我们认为下半年或将逐渐看到美联储此轮货币紧缩的终点,压制港股市场估值的最大因素也将随之减弱。
目前,拟由罗佳明管理的“中欧丰泰港股通混合基金”(A类:016297,C类:016298)正在募集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认真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信批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井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井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