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的“脉络”,一头连着出行畅通,一头连着民生改善,不仅牵动着群众的心,更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受去年特大暴雨影响,沁源县部分道路出现路基冲空、路面塌陷、护坡坍塌等损坏情况,全县公路灾损83.91公里,县道、乡道、村道,均有不同程度受损,17座桥梁冲垮或受损,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通行和群众的正常出行。今年汛期以来,沁源县聚焦群众“脚下的畅通”,加强统筹协调,以高质量完工为目标,以高效率推进为着力点,科学调配专业力量和队伍,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确保水毁道路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通行。

以百姓心为心

吹响修复工程“冲锋号”

按照“先重后轻、先通后畅”的原则,在沁源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沁源县各个修复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在朱鹤沟桥修复现场,记者看到,大型机械正在雨中来回穿梭作业,工人们正齐心协力为桥梁进行混凝土灌装。正在修复的郭道镇朱鹤沟桥,是去年10月受灾严重的桥梁之一,暴雨将朱鹤沟桥冲断两孔,损坏了村民回家的最后一米道路。在爱心企业沁源明源集团的帮助下,朱鹤沟村用两天时间修建了一座便桥,暂时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问题。今年六月,村里开始新建朱鹤沟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赵世伟带着村民的关切,每天盯在施工现场,听取村民所需所求,协商修整方案。该桥位于太森至朱鹤沟线,朱鹤沟村北侧约230米处,跨越沁河,连接西下线。此次工程主要是拆除旧桥后,新建为5-13m的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板桥,桥梁全长70.08米,全宽8.5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此项修复工程由长治市鼎盛通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在朱鹤沟桥开工以来,我们严格质量控制,严抓安全预防工作,现在桥梁主体结构基本完工,于8月底全部通车。”长治市鼎盛通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郝嘉宏介绍道。

建设“幸福路” 解决“出行难”,一座桥、一条路,不仅承载着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的辛苦,更承载着广大群众的日思夜盼。不断施工的隆隆声、不停歇的脚步声,正加速铺设起百姓的安全通行之路。

以百姓事为事

打好修复工程“主动仗”

在沁源县村道汾屯口至候壁线候壁桥水毁重建工程,也是一派紧锣密鼓的施工场景。该项目线位呈东西走向,桥梁全长165.08米,全宽6.5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目前路基、桥梁桩基础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梁板预制和桥梁墩台施工,桥梁修复完成后,将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出行。在修复工程现场,交口乡候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印一直不停地与施工人员进行着沟通,他向记者介绍道:“候壁的这条河是沁河的主河道,今年6月份施工队伍进驻,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工程难度较大,但施工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确保了进度和质量。”作为施工方,山西诚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候壁桥项目负责人苏建雷和工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组织人力机械,严格依据图纸,科学安排工期,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如期高标准完成任务。“自6月25日开工以来,候壁桥现已完成了下部结构的桩基、系梁、墩柱、盖梁。目前正在做箱梁的预制工作,我们将克服雨季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组织管理,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在9月底全线贯通,为老百姓的出行提供方便”。苏建雷边工作边向记者说道。

以责任与担当

修好百姓的“幸福路”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沁源县交通运输局将水毁修复工程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明确水毁修复目标、责任、时限。凭着“甘为路石、敢承大重”的品格,科学制定出项目清单和抢修方案,排定时间表,抢抓施工黄金期,推进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划分区域,全方位调动各单位部门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及时推进各项水毁修复项目建设进度,为沿线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沁源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东钢向记者介绍:“受去年暴雨影响,沁源县交通部门共有水毁工程23处,今年全部开工建设,工程量小的19处已经基本完工,现在工程量大的石渠桥、东阳城桥、候壁桥还有西下线、上舍至下庄段正在施工,按照水毁修复不漏一处、不留盲区、不存死角的要求,沁源县交通运输局要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抢工期,抢进度,特别是西下线,上舍至下庄段,保障在9月底前通车。另外根据今年国省道改造要求,还实施了丁家湾至垣上段的路面改造工程,本段线路马上就能通车,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局部的通行压力。”

交通线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目前,沁源县程卫线、景西线、城乌线等水毁道路正在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施工,沁源县不仅在水毁道路上筑起了“坚固屏障”,今年持续更新的国省道项目也正在加紧施工,解决交通拥堵、雨天积水等问题,为城市品质提升按下“快进键”,让一条条路、一座座桥,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幸福路”,成为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连心路”。(张丽丽、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