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说自己是地道的呼和浩特本地人?如今的呼和浩特名副其实的“本地人”其实并不多,往上捯两到三代,有几个敢说自己就是“本地人”。

说我是地道呼市人,因为我和父母都是从小出生并且成长在这里,要说不地道也没毛病。因为我的祖父辈分别来自山西和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呼和浩特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城市,走西口来到归化城的山西人,到绥远城修建之后的满族人,以及随其到来的河北、北京、天津,甚至少数南方人,还有原本的土默特蒙古族,以及人数众多的回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蒙古毛纺厂等大型工厂的火爆,也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们”来到呼和浩特。近一二十年,作为内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更是吸引了来自其它十一盟市的人来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你家小区里,你会发现有各种各样口音的邻居们,如今呼和浩特的两大构成人口,主要来自于山西以及乌兰察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就不用多说了,从饮食、生活习惯到建筑再到口音。曾经的呼市旧城就是山西的一个缩影,清朝时期的归绥道就隶属于山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乌兰察布,历史上就和呼和浩特密切相连,从1960年至1996年,原属乌兰察布的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更是先后被划归到呼和浩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到曾经的呼和浩特老城区,年轻一点的呼市人已经分不清楚来源于山西的呼市旧城口音和乌盟口音。我们不能决定我们从哪里来,但是,可以决定一起走向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你来自哪里,有着什么样的口音,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你就代表着别人眼中的呼和浩特人。你看到的别人,也是别人眼中的你自己。所以,请让我们一起爱护这座城市。爱惜我们自己的家园,这座城市并不极尽繁华,但是它的犬马声色,踮起脚尖我们都够得到这座城市并不步履匆匆。但它的日新月异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