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如期而至。对比往届,本届大会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元宇宙无疑是最大亮点:线下,大会构建了“元宇宙会场”全新空间,打造了“1+2”元宇宙展览,展品涉及消费级AR智能眼镜、元宇宙3D打印机、超写实数字人等;线上,在“元境星球”上,观众能体验“登录绿洲”“元境小镇”等多项互动功能……

元宇宙“刷屏”本届大会背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七月,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该方案曾重点提出“突破关键前沿技术,加快微型发光显示(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应用”。目前,Micro LED这一新型微显技术正因元宇宙风潮大受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宇宙是孵化温床,Micro LED成重点发展对象

元宇宙是当前全球技术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也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合肥等地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花旗银行最新调研报告预测,2030年元宇宙经济的总市场可能增长到8万亿美元至13万亿美元之间,并预计元宇宙用户数量可能多达50亿。元宇宙产业链条庞大而复杂,涉及网络、硬件、软件、内容及应用等各个环节。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是孵化Micro LED新型显示技术的温床,换言之,元宇宙为Micro LED技术的革新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场景。

据介绍,沉浸式体验是元宇宙的基本特征之一,而VR/AR设备则是支持这一体验的必要硬件,更是内容呈现和虚实交互的重要载体。不过,VR/AR设备比如AR眼镜对芯片间距要求非常高,有着高亮度、高分辨率、宽色域、低能耗、长寿命等诸多优势的MicroLED技术,恰好能满足,已成为这一重要载体的最佳显示技术方案之一;且Micro LED显示技术可使显示屏小到被放入AR眼镜腿后,高亮、清晰及全彩的画面能投影至镜片上,让AR眼镜和普通眼镜一样轻便,缩短了人与元宇宙的距离,为元宇宙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更清晰明确的路径。

目前,Micro LED正成为产业链主体布局元宇宙赛道的重点发展对象,通过不断推动这一技术革新以及产品商用,实打实地打通元宇宙概念的大门。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Mojo Vision、Vuzix、EM3、小米、TCL雷鸟、OPPO、Cellid、tooz等知名品牌,都曾发布了搭载Micro LED显示技术的AR/VR智能设备。
来自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Micro LED报告预估,2026年,MicroLED AR智慧眼镜显示器芯片产值将达到4,100万美元。

规模应用短期有阻、长期可待,视觉检测助攻落地

尽管在AR/VR设备领域,Micro LED备受追捧,但在业内机构LEDinside看来,短期规模化应用还面临着芯片效率、巨量转移、全彩化“三座大山”,尤其是前两者对Micro LED 显示器的全彩化产生直接影响:芯片效率会随着Micro LED芯片尺寸的微缩而降低,尤其是红光芯片,即便有业者提出采用BGRR的方案来进行补光,但更多的LED数量意味着转移次数增加,将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巨量转移技术方法虽有多种,但由于AR/VR微显示器芯片尺寸微小,转移难度高,全彩化制程面临较大挑战,激光雷射转移技术可实现微显示器的全彩化规格,但此方案尚未进入大量生产阶段,且设备非常昂贵。

不过,业界厂商一直在这三大问题上发力,并接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比如:晶能光电成功制备R/G/B三基色硅衬底GaN基MicroLED阵列,在Micro LED全彩芯片开发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阳明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突破InGaN红光Micro LED外部量子效率纪录;JBD宣布实现了50万尼特级超高亮度红光MicroLED微显示器的量产;赛富乐斯发布专为AR红光显示设计的NPQD®Micro LED光引擎,在2微米的像素尺度下实现了67%的红光-蓝光光子转换效率……在诸多厂商的努力下,长期来看,是值得期待的,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之后Micro LED芯片成本有机会降到去年的1/4,甚至更低,加上巨量转移技术进步,届时Micro LED显示器竞争力会扶摇直上。

MicroLED的大规模落地应用,除了技术工艺不断改进,降低成本外,生产环节的品质管控也是关键。从芯片制造到最终的整机应用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十分精密的技术设备支持,涉及到的大量检测环节同样如此,尤其是待检物较小,甚至达到微米级别,对精度要求非常高,是人工或传统检测设备难以满足的。图麟科技早以高端视觉检测技术切入至该领域:
针对Micro LED Wafer缺陷检测、转移基板缺陷检测、驱动背板缺陷检测,已推出智能化检测解决方案,能有效帮助厂商提升效率与良率,并为技术工艺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在实际产线不断优化升级,助推Micro LED规模化商用。

(本文图片及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