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怀宁
父母课堂上一位父亲的哽咽诉说,让所有的父母学员震惊不已:孩子刚上初一,他们为孩子花的课外辅导费已超过3万元,合肥市所有高档培训都上过了,成绩也跌到年级倒数。我问这位亲从事什么好工作为什么投入这么多钱?父亲当即哭了,“我哪有什么好工作,我和孩子妈都是合钢的职工,两个人加在一起才一千多元!”“我的孩子自小很聪明,现在成这样,不是我要逼孩子,我们俩个人都只有初中学历,我们所有的期望都在孩子身上啊!”
这也许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心声吧!
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的父母输不起,于是孩子便必须承担他还不该承担的东西。也许这只是极端的例子,但即便是理念比较先进的父母,他们仍然难逃家庭教育失败的厄运,这是为什呢?因为中国父母本身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智慧!
对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年龄越小,中国孩子越优秀,年龄越大,美国孩子越出色。进入硕士、博士、参加工作后,中国孩子则被美国孩子远远抛在后面了。其中原因何在?黄全愈博士说得一针见血:中国教育培养的是聪明的孩子,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智慧的孩子。那么,聪明的孩子和智慧的孩子区别何在?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对两者的概况如下:
聪明的孩子 智慧的孩子
1. 能够知道答案 1. 能够提出问题
2. 带着兴趣去听 2. 表达有力的观点
3. 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3. 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 能抓住要领 4. 能演绎推理
5. 完成作业 5. 寻找课题
6. 乐于接受 6. 长于出击
7. 吸收知识 7. 运用知识
8. 善于操作 8. 善于发明
9. 长于记忆 9. 长于猜想
10. 喜欢自己学习 10. 善于反思、反省
通过这两种教育的不同,我们能够看出,中国教育着眼于记忆与知识,培养的是聪明-高级工具,而美国教育着眼于体验与探索,培养的是智慧-高素质的人。以工具为本的教育就离不开工具,如各类书本、教材,器具,“还不去看书啊!”“作业做了没有?”如果没有一个中介物就并无教育。中国教育就是以物为本的教育,物重于人,作业(外物)没做,家长焦虑得不得了,但人长得好不好不用管,人如草芥,如医院里也一样,医生论断费3元,但一粒药片要30元,机械扫描一下要300元。以人为本的教育不需要任何教具就可以把教育作好,它是直接人对人的教育,它的教具就是大自然,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今天玩什么了?”“学校里快乐吗?”要知道玩是儿童成长中最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中国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都是这样的过程:早教,热衷热情,上的是年费一万以上的幼儿园;小学,盲目用劲,所有课外班必报;初中,困惑,迷茫,寻找专家;高中,无奈,放弃。这就是中国家长失败曲线:热衷早教 盲目小教 无奈中教。这一切都是因为整个国民理念太差,而最最缺乏的根本理念就是人本,人本教育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根本利益的教育,中国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视角和实践方法,中国必须实施人本教育,从官员开始,让国人理解什么是人本教育,把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让人本教育丰富传统文化基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