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古树人家、石磨蜂园让人想起了那份萦绕心头的乡愁,田野里、大棚中、农家乐里,村民正忙碌着,一幅产业兴、乡村美、旅游热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黄龙县白马滩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为主线,以提升乡风文明为抓手,充分发挥神玉村人文历史和传统村落资源丰富优势,坚持“抓点示范、串点成线、由线及面”总体思路,打造集休闲、度假、康养、露营、采摘、文化民俗等为一体的“印象圪崂”综合田园韵味休闲旅游乡村,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当地居民变旅游从业者的巨大转变,趟出了一条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强队伍建制度 提升乡风文明的治理手段

“自从薛增文当上了村支书,3年时间,跑项目、搞产业、美环境,就把我们村从以前破破烂烂的样子变成现在的旅游研学打卡地,我们也脱贫奔小康了,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神玉村老党员薛六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强队伍建制度,筑牢基层堡垒,促进履职担当,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建好队伍强保障。组建成立神玉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分队,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队长,抽调两委成员、离职村干部、老党员等10余人对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景区景点环境卫生、生态环保等工作开展全面督促检查,切实发挥村级人居环境自治队伍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提升整体环境。二是建章立制促进位。以“八清一改”为抓手,在全村7个村民小组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进行互评互比,发放流动红黄旗,将结果全村公示并发放奖品,积极引导群众投身到“清洁家园、健康家庭”创建中来,携手共创美好家园;三是创新整治新模式。建立“垃圾兑换小超市”和积分奖励机制,超市可兑换粮、油、酱、醋、蛋等生活用品达20多种,以“捡垃圾、存积分,兑奖品”的形式,鼓励倡导村民在村内公共场所、景区景点等捡拾沿路垃圾,引导群众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基础功能 厚植乡风文明的靓丽底色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啦!村史馆、乡村大舞台、田园广场修起来了,连厕所都是3A级标准化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前,我们村里环境卫生差,杂草丛生,柴禾乱堆乱放,现在发展旅游业,来的人也多了,大伙都很自觉,不能给村里丢人嘛!”神玉村村民冯建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作为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重要阵地保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并将其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为群众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的同时,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一是硬化巷道8千米、修整小河溪流、安装路灯100盏,新建污水处理站1个,污水收集站1个,铺设排污管网3500余米,建成标准化旅游公厕1座,高标准整村推进改厕503座;二是将环境美化、人文提升和文化创意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精细化打造一步一景、十步景不同的“印象圪崂、美丽尧头、山水碾子湾、古香古韵古寨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对现有群众住房的大门楼、墙面、院落统一乡土建筑风格,先后流转200亩土地建设田园广场4处、乡村石头大舞台、农耕文化村史馆、农耕文明室外博物馆等,使全村呈现出古朴自然优雅的风貌,实现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同步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强富民产业 群众腰包鼓起来

“我们家办的这个农家乐,夏季旅游3个月就能挣5万余元,还不耽误家里的其他农活……”提到自家的农家乐,刘增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神玉村村民刘增民是白马滩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受益者之一,当初,白马滩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借着“印象圪崂”这块活招牌,帮他出点子、搞策划,经过一次次的探索、设计和规划,现如今他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带头开启了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神玉村按照“旅游产业支撑、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补充”的发展思路,全面整合自然、人文、历史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将群众牢牢镶嵌在生态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上,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的华丽转变。一是打响乡村旅游“乡土牌”。大力推进传统村落老屋活态利用,由村集体合作社牵头,利用村民闲置房屋,重点建设集住宿、饮食、体验、养生、避暑等功能为一体,农家乐6处、精品民宿3处等,着力构建最自然、最原生态、最乡土的农家民宿产业。同时,借助乡村大舞台,举办漂流艺术节、啤酒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增加游客量,村民们通过摆摊卖特色小吃、农产品等,实现了增收致富;二是培育羊肚菌种植产业示范基地。采取“支部+高校+包扶部门+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建设西北高寒地区首家羊肚菌反季节种植基地。村支部牵头,动员引导群众以20亩土地入股,试点种植羊肚菌10亩,每亩纯收入3.2万元,10棚年纯收入32万元,每亩年分红2000元,其余收益纳入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双赢效益;三是发展中蜂产业。依托丰富生态资源,将全域旅游与蜜蜂产业相结合,养殖中蜂300余箱,建成全县首个中蜂直采基地“圪崂蜂谷”,成功打造集蜜蜂文化体验、休闲养生、蜂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蜂旅观光园”。同时,盘活农村“三资”,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入股,村集体按照每箱蜂500元给群众分红。累计带动11户群众,其中贫困户4户入股,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和谐美德 群众日子“美”起来

“党中央,发号令,乡村发展全面兴,宜居环境再改造,男女老少开怀笑……”傍晚时分,黄龙县白马滩镇神玉村农家小院里热闹非凡。原来,是白马滩镇“草根”宣讲团成员退休教师薛六郎、初级中学教师唐昊和各村村党支部书记利用闲暇时间走村串户,利用“快板说振兴”活动,把文明乡风送入百姓家中,一幅幅“微宣讲”的生动画面成为白马滩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风文明是筑牢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在建设美丽乡村、富裕乡村的同时,神玉村高度重视“文明家园”建设,大力实施乡村道德涵养工程,通过墙体绘画、村规民约“约法三章”、树立各种典型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真善美,有力促进了乡村法治、自治、德治,在“治理有效”上迈出坚实步伐。一是以自治为主体。坚持“1+2+3”自治模式,即注重突出1个“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村务、财务2公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神玉村村民小组理事会制度》《圪崂村村规民约》3项法规,真正通过民主形式把村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办好本村各项事务。二是以法治为准绳。率先开展“三资清查”工作,成立由经济综合服务站、司法所、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对闲置宅基地12宗、村庄周围群众挤占集体土地15.2亩依法收回归村集体所有,盘活闲置资源,有效解决村集体无发展用地的问题。同时,结合“三资清查”,全村整治机动地420亩、规范合同58件,收缴追回承包款5万元,进一步厘清村组、群众权责关系;三是以德治为基础。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乡贤、好婆婆、好媳妇等最美家庭、人物评选活动;建设乡村廉政、平安创建等文化墙,家规家训因户而定、道路灯箱宣传最美人物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民奋发向上,弘扬真善美,全村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5户、各类先进人物20名,制作宣传灯箱30余盏,在村子沿线展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借助乡村大舞台,举办广场舞大赛、猎鼓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30余场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和扶贫扶志典型宣讲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清风正气,进一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繁荣兴盛农村文化,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责任编辑:张永恒_sx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