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大连医生杵杆睡觉”的视频火爆全网

网友称这位医生为憨憨的“瞌睡哥”但更多的是“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样医护每天凌晨出发,连轴开工,视频中的“瞌睡哥”—来自大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汤义鹏,就是在集结等候出发时“打了瞌睡”。

我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拍的,太不好意思了,当时真的太困了,一瞬间就迷糊过去了。 前一天出了一天门诊,晚上又参加了急诊手术,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4时就来到医院准备出发外采核酸。结果排队等出发的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到大家喊出发才将我惊醒。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家都在努力,我的爱人在方舱实验室,我的同事有去支援救治中心的,有去隔离酒店的,还有留守医院保障正常的门急诊、住院、手术工作的,真挺累的,但是咬咬牙都可以扛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日来,为了尽快把潜在的感染者筛查出来,减少对社会面的影响,我市加大区域核酸筛查的频次。

9月2日,市卫生健康委又组织了18家医院2450人奔赴各个核酸采样点。

支援主城区采样他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 裹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工作15个小时,有人甚至穿上了纸尿裤……连日来,来自瓦房店市卫健系统的50名医护人员来到中山区桃源街道、葵英街道,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瓦房店市卫健局医政科曲金婷:

居民都隔离在家,我们的采样就是扫楼,一层一层等地走。队员们裹着密封不透气的防护服,顶着骄阳,扫码、登记、消毒、采样,各个环节一丝不苟。

为了节省时间、节省防护服,队员们早就习惯了少喝水,有的穿着成人纸尿裤上阵,一天下来,有的队员手捂肿了,有的队员脚磨破了,有的身上起了疹子,每天工作都得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7点又开始重复前一天的工作和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员于瑛洁、韩晓霜7时出门,到23时才回到酒店,16个小时时间里,她们累了就席地而坐,饿了就喝口水。

景芳护士从早晨7时30分一直干到13时才简单吃上饭,又再次投入到入户采样中。

18时,社区的工作人员多次劝她吃口饭休息一会儿再干,可是她怕脱了防护服再穿,浪费防护物资,就一直坚持到20时30分,把剩余的50多户全部采完,才回酒店休息吃饭。

8月31日,瓦房店核酸采样队共派出78人次,平均每人工作15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金婷:

入户采样工作量比我们想象中要重得多,但队员们工作态度让我感动,笑容让我心疼,坚持让我难忘。 我们一定会咬牙坚持,早日驱走病毒,恢复车水马龙的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栋36层楼采样近200人全靠爬楼梯 “姑娘,你怎么胳膊腿一直抖个不停呀,要不要紧?!” “没事没事,我只是有点控制不住我的腿,可能是爬楼梯爬得吧。”走出单元楼的大连市中心医院护士杨晓晨讪讪看着自己仍然抖动不停的手脚,心里默默自责:都怪自己平时缺乏锻炼,这手脚关键时候耽误事。 她此时早已忘记自己双臂的僵硬和双腿的瘫软无力,眼中只有需要快速完成的任务。迎着光,她抻长脖子眯眼仰望着两栋高36层的建筑:“任务终于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8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支援中山区入户采样队杨晓晨又接到新任务,到两栋36层高的居民楼入户采样。高楼是一梯两户,平时电梯分单双号运行管理。为了节省等待时间,杨晓晨想着自己年轻,体力也行,便决定乘梯到顶层,然后一层层边采边走下去。“三十六……三十四……二十二……十六……八……二……一!” 但是,事实并没有她想的那么轻松,天热加上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平地都气喘吁吁,更何况是走楼梯。刚开始的几层,她还能腿脚轻快应对自如,可走到一半,她就开始头晕目眩、小腿抽筋,感觉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趁着敲门等待的间隙,杨晓晨用肩抵在楼梯间墙壁上平复着加速的心跳:“加油,坚持,晓晨你能行!”她使劲闭了闭眼,攥紧拳头,在心里为自己打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户居民的亲切笑容和声声感谢给了她坚持的动力,虽然汗水早已浸湿防护服下的衣物,手套里的双手也肿胀泛红,最要命的是双腿肌肉开始不听使唤地抖动,但这些都顾不上了,年轻的小护士一鼓作气,四个小时完成了两个单元近200人的采集任务。 只有短暂的休息,杨晓晨和伙伴们便再次匆匆投入到新的任务中去了。 36层楼,4轮往返,她用双脚丈量了自己责任区内的每寸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落的汗珠和颤抖的双腿都没能够阻挡坚持的脚步每一次坚定的迈步都源于那份心中的信仰和职业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