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就因为能和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机缘巧合之下萍水相逢、把酒言欢,结果使得自己官运亨通。
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定是有其背后的原因所在,故事发生在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
明太祖是草根皇帝,他在位期间,查处了很多贪官污吏,因为自己早年经历过被官府欺压,使得他特别痛恨这些当官的。
据史料记载,洪武四大案中的空印案就有很多无辜被杀的人,有的仅仅是作为掌印者,担着那份责任。
还有著名的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无不用力过猛,牵连无数。
官员动不动就要被处罚甚至被处死,朱元璋和官员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也不过分,他在位时期,官员们的日子可是一点都不好过,可谓是战战兢兢做事。
因为在朱元璋心里,就从来没有过对这些官员的信任,他小时候的经历让他认为这些人是靠不住的,所谓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的本事是一个比一个大。
统治者本来就是最孤独的存在,自从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最心爱的儿子朱标也离开了他。
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阖家团圆、欢聚一堂的除夕夜,身为帝王,他是孤独的;身为夫君,又痛失所爱,身为父亲,儿女众多,然而却不能像普通百姓人家一样享受天伦之乐。
君君臣臣,尔虞我诈,冷冰冰的权力和制度不免使得这位当权者有些疲乏和厌倦。
朱元璋想想小时候虽然很穷,但是亲人俱在、父母疼爱,放牛也可以一样快乐的,然而这些都是往事了。
朱元璋的出身
1328年,农民朱五四和妻子陈氏迎来了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这个男婴就是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朱元璋,也叫朱国瑞。
他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虽然家境贫寒,但从小也是被疼爱着长大的,但朱重八从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全靠自学成才,从而成就了一代帝王的智慧和谋略,当然,这跟他早年的一些经历也不无关系。
朱重八从四岁起,一直到十六岁都是在放牛,而且牛还不是自己家的,由此可以想象家境的赤贫。
到了16岁,也就是1344年,这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赈灾物资遭到层层盘剥克扣。
而这一年,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悲惨的一年,父亲饿死了,母亲和大哥以及大侄子也相继饿死,姐姐远嫁,三哥倒插门。
朱重八只剩下二哥能够相依为命,但他们却身无分文,不能够为横死的亲人置办后事,只能用几件烂衣裳一包草草葬在了山脚下。
后来朱元璋起义,元朝统治者要找到他父母葬身之地对其鞭尸,却连尸首都找不到了,可见何等的凄凉。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正是朱元璋后来自己回忆起那段生活时的真实写照。
家没有了,也吃不起饭,没办法,朱重八便去皇觉寺当起了和尚,刚开始做和尚的三年每天都要出去化缘,说白了就是讨饭。
也正是在淮西和河南讨饭的这个过程,让他对此地的地貌和风土人情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他以后的逆风翻盘打下了基础。
做和尚比为地主家放牛的生活好不到哪儿去,一切脏活儿累活儿全都是他一个人干,每晚孤独地在柴房里,因为思念父母而红了眼圈。
幼小的朱重八心中充满了绝望,他开始不断地进行祈祷,可是并没有摆脱当时的苦境,于是他一颗冰冷的心慢慢变得坚硬,他明白,没有人能够救他,他只能靠自己。
之后的五年,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直到1352年开始造反,从此开启了朱元璋人生的新篇章。
从和尚到皇帝
讨饭的艰辛让朱重八受够了白眼和侮辱,连最后的尊严也失去了,此时的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力量和强大。
但是他想不通,为何父母辛勤劳苦一生,却连入土为安都是奢望。
彼时,元朝统治之下的王朝苟延残喘,各种苛捐杂税,克扣粮食,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352年,受到汤和举荐的朱重八投奔了濠州城里起义的郭子兴,正是在这里,朱重八遇上了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
也是在这个时候,朱重八改名朱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诛元璋”即诛灭元朝的利器,他希望自己终有一天能终结元朝的统治。
现在的朱元璋终于有家了,饿了有人给他做饭,冷了有人给他送衣裳。
然而鼠目寸光的郭子兴,不能忍受朱元璋处处比他强,将朱元璋关了起来,是善良的马姑娘给他送吃的,不惜烫伤自己的胸口每每将刚刚做好的烙饼揣至怀中去牢中探望。
朱元璋原非池中之物,一朝龙飞九天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就像是凤凰涅槃一样,经历了大火的淬炼,终于摇身一变,飞上了最高的枝头。
而他的枕边人马皇后,作为妻子,她和朱元璋患难与共,作为皇后,她尽心尽力地辅佐朱元璋,拦下好几位大臣的处死令,以仁德著称,作为母亲,她教育子女要用功读书,保持简朴的生活,也很受朱元璋的儿女和养子尊敬。
朱元璋最初的梦想,也不过是能一直和父母在一起,好好活下去,有口饭吃,虽然家境贫困,可是一家人团结,相亲相爱。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像父母和哥哥姐姐一样成家,生子,放牛,过着清贫但有爱的生活。但是就连这一个梦想也破碎了。
如今,作为杀伐决断的统治者,没有人可以和自己推心置腹,亲人、妻子、朋友,一个个都离去了,有的只是权力之下人臣对君主心思的揣摩。
然而即便是再冰冷的一颗心,也怀有一丝柔情,对逝去的父母、兄长、妻子、儿子……这是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酒后逢知己
今夜,屏退左右,闲庭信步,享受着这孤独,是谁有雅兴在唱歌?
还是一个人在这冷清衙门府内,他还热情地邀我同饮,很久没有人敢这么毫无戒心地靠近我了,他说他家中老母尚在,除夕之夜甚是想念,但既然入朝为官,就得尽心尽力,自古忠孝难两全……
与这个小官在今夜相逢,也许是缘分吧,虽然是陌生的两个人,却能如此坦诚相待,这是那些在朝为官的大臣们无论如何也不敢的,因为朝堂上是多么没有人情味的一个世界。
那一刻,虽然朱元璋是第一次和他见面,但是显然已经把他视作知己,能够触碰他内心最隐秘的角落的一个懂他的人,也因此与他产生了共鸣,不过是真心换真心罢了。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何尝不比这个小官要悲惨了不知多少倍,然而亲人逝去,往事不堪回首,眼前的悲剧却是自己有能力避免的。
他朱重八何尝不想父母老去的时候为人子者能够承欢膝下,尽一份孝道,可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那就不要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了,就让他为孝敬老母亲尽一份力吧。
这样恪守孝道的老实人,多像年轻的自己,我也多想像他一样能够为在世的父母多做些事情!这样的人就应该被老天偏爱一些才好。
也许是换位思考带来的情感共鸣,使得朱元璋把小官的母亲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可以为自己带来一丝慰藉,所以他便决定准许他回乡任职,并且官升十级。
以此嘉奖他的孝顺、开朗、为人和善,而“百善孝为先”,此人可委以重任,为官者,百姓之衣食父母,亲切待人,积极乐观,才能无往不利,也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