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而今,在首府呼和浩特市,数字乡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并已形成了乡村与智慧的融合。

近年来,我市用各类方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如贴近生产建设生活的大数据检测大棚蔬菜种植,贴近日常生活的网络购物服务站、网络直播带货点,贴近生活绿化环境的大数据生态检测等,都助力着用智慧方式建设乡村。

9月5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微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这里蕴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巨大能量源。在采访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了孵化基地成功孵化的智能平台公司——内蒙古爱养牛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功打造了以牧场与供应商为主的互联网信息发布门户。采访中,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乳品产业一直面临投资回报率低、产业链融资难、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上游中小牧场的采购渠道不公开透明、融资难。为此,我们创建了‘爱养牛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让养牛户们看到‘春天’,扶持企业创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根据用户反馈,通过平台,他们免去了中间商的差价,透明了供应品的实际价格,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拥有了更多的利益回报。” “曾经,我们小养殖场的资源太少,尤其是在购买养殖饲料方面,会遇到很多中间商,加价问题严重,让小养殖场不能达到收支平衡。自从有了‘爱养牛数据平台’,平台上有第一手饲料厂家的资讯,市场均价以及饲料优良等信息实时更新,十分便于我们养殖户查看,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养殖场的饲料,中间无差价。”养殖场场主刘欣说。

数字平台和智慧农业的发展让养牛户等来了发展的春天,也让种植户有了新体验。在和林格尔县,很多种植户的蔬菜大棚里都安装了智能温控小喇叭。别看喇叭不大,但只要安置在蔬菜大棚内,一旦棚内出现温度异常,小喇叭就会通过软件传导到农户的手机上,提醒农户查看棚内温度。“往年,一到了换季大风天气,我们就要紧盯大棚,一旦出现大棚外部保温罩漏风漏气,那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这样的工作十分耗人力,且到了夜间更是无法实时看管。如今,有了温控小喇叭,我们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年年初,一次夜间的寒风把大棚保温罩掀开了一个口子,棚内温度骤减,小喇叭及时通过我的手机发出警告,我急忙去进行了维修,为我免去了几万元的损失。”农户王磊说。

可见,为实现信息资源透彻感知、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及深度计算,建设数字乡村成为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要环节。下一步,我市还将从多方面深入建设数字乡村,让乡村与智慧结合,让智慧农业普惠农民生产生活。

(记者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