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微光计划2022》之“乡野天文课”即将在扬州收官。

九月果香,九月菊黄,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将炎热驱散,带来一丝独属秋天的凉爽。

从“超级大月亮”到“环形山”,从浪漫的牛郎织女星到带着“呼啦圈”的土星,还有卷曲着“大尾巴”的天蝎座...这些都是今年夏天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送给乡村孩童的特别礼物。

9月7日,《微光计划2022》之“乡野天文课”即将在扬州收官,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与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联合举办,我们将在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开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课”。

荷藕文化 造就良好学风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是全国闻名的“荷藕之乡”,宝应河网密布、湖荡纵横,种植荷藕的自然条件优越。每逢盛夏,都会形成壮观的“百里荷花香”的景色。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产业链和独特的荷藕文化。

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同样把“荷藕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教学理念中, 60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沉根自养 和而不同”的校训、“香远益清”的优良校风、“甘当绿叶”的扎实教风、“芬芳争妍”的良好学风。近几年来,学校更是以“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办学理念,努力让学生和老师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我们将赶着荷花的尾季,趁着秋风带来的荷叶清香,带领乡村少年们在天文课堂上遨游太空,观测临近中秋的月亮。同时,还会有露天电影,模拟水火箭发射和天文展览等趣味项目。

中行助力 促进农业增收

宝应荷花美名远扬,早在隋唐时期,宝应就开始人工栽培荷藕,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宝应荷藕种植技术和品质不断提升,成为明清时代的御膳用品,享有“鹅毛雪片”的美誉。1998年,宝应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2004年,“宝应荷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宝应荷藕产量、加工量、出口量均列全国第一,成为宝应的特色产业、富农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银行扬州分行一直倾力支持宝应荷藕产业发展,向一批藕制品加工企业提供了超5000万元的贷款支持和一揽子跨境金融服务,有力的支持了宝应荷藕产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今年上半年,扬州中行全辖涉农贷款余额达91亿元,较年初新增11.45亿元,增幅达14.49%,为扬州乡村振兴引流了金融活水。

五方挂钩 助力产业发展

2022年,为更好落实“五方挂钩”成员单位职责,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选派专业骨干罗浩同志加入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挂钩帮促宝应县望直港镇火花村。火花村位于望直港镇南部,全村总面积为5560亩,总人口2607人,其中荷藕种植面积1011亩,是该村重要致富产业和村民收入来源。罗浩同志来到火花村后,以火花村的葡萄种植园为调研样本,共同谋划金融助农新模式,为该县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贡献着中行智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同时,宝应中行与宝应县各乡镇政府通力合作,大力推广“惠农贷”、“鑫农贷”“扶农通宝”等创新产品,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中行方案。今年上半年,新增投放农业贷款9000万元,目前在手储备生态农业项目近4亿元。

本次活动,“乡野天文课”活动组将通过镜头带大家领略这座小镇的魅力。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共同参与“乡野天文课”收官之站精彩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