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管是什么病,似乎只要沾上“瘤”字,便会让人如临大敌。有些思维发散的人,甚至会从一个“瘤”字联想出一系列不好的事来。

同理,在诸多胎记中,沾了“瘤”字的血管瘤,也会让家长包括患者自己“另眼相待”。其实,血管瘤只是听着可怕,只要正确对待,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类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疾病,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0~1%。婴幼儿及30~50岁成年人为其两个发病高峰年龄。

婴幼儿血管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在婴幼儿约为4% ~ 5%。-般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 3~1: 5,约60%发生于头颈部。

血管瘤病因

血管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认为,其与“血管新生"和“血管异常增殖”密切相关,近年来多认为后者起主要作用。

血管瘤的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形成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血管形成因子与血管形成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细胞外基质和蛋白酶表达变化、以吸某些致病基因的突变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弓|起局部微环境的变化和内皮细胞异常转化,从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异常。

有研究显示,母亲长期接触皮革、塑料、油漆涂料等有害物质,以及日常接触化肥农药是婴幼儿血管瘤的危险因素。成年人血管瘤的诱发因素目前仍不明确。

血管瘤常见种类

1.草莓状血管瘤:发病率很高,通常在出生后即发现,或在出生后数周内只有小的红斑点,以后逐渐增大,高出皮肤,鲜红或深红色,呈许多小叶,状似草莓;它大小不一,按压时大小和色泽无明显改变;通常在 1~4 岁间逐渐消退。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有时侵入肌肉,多见于躯干、四肢和腮腺等部位;一般瘤体较大,有时有增长倾向,瘤上皮肤色泽可以正常或呈暗蓝色;触诊为柔软肿块,有如海绵或面团的感觉;有缓慢自行消退的可能。

3.混合型血管瘤:广泛的侵犯正常组织主要生长在面颈部,一般在出生后头 6 个月迅速增大,可达很大范围,具有极大的侵犯性,正常组织可受严重破坏;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蓝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和瘢痕形成;巨大者可致 Kasabach-Merrit 综合征。

4.蔓状血管瘤:多发于额颞部头皮下及肢端,可见一高起的肿物,皮肤潮红,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的搏动和蠕动,听诊可闻得杂音,扪之有搏动并可摸到条索状扩张的血管,局部温度增高,一般不自行消退。

温馨提示:如果家长发现小宝宝出生数天或是数周后,皮肤局部出现红色斑块状改变,并且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斑块逐渐变红、变大、隆起于皮肤,那么应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由医生为宝宝进行检查后进行判断,无论是继续观察还是治疗处理,家长都应积极配合,家长不要自行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