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9月3日下午,由十竹斋拍卖(北京)主办的“虚极守静·曾来德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十竹斋国际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展出了曾来德近50件书法作品,以楹联为主,杂以扇面、中堂、匾额等,从蝇头小楷到窠擘大字,任意形制,各具精彩。
开幕式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翔,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所长、京华印社社长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终南印社社长魏杰,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王厚祥、李晓军、蔡大礼、王东声等嘉宾及曾来德的多位学生先后致辞,从各个角度论述了曾来德的书法成就,介绍了他以今研古,借古开今,精神内容与风格形式并重、书内造诣与书外功夫兼顾的治学特点,阐释了曾来德对当代书法创作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艺术家曾来德致感谢词。十竹斋拍卖(北京)公司总经理方政为曾来德献花表示祝贺。
部分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亦是十竹斋国际艺术中心扩界提升后的首次亮相,新空间的呈现令展出作品的意境更为饱满,为观众营造了一处水墨虚实相交的奇幻空间。
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
曾来德先生接受《中国美术报》专访
对话|曾来德:我本身就是一个变数
《中国美术报》: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概况,并谈谈通过“虚极守静”这一主题,您希望表达怎样的艺术理念?
曾来德:很高兴受到十竹斋的盛情相邀,在这个新开放的空间做这样一个展览。我过去做的展览大多是在国家级的美术馆、博物馆,很少在相对私人的空间举办展览,今年我的三个展览都是在私人空间举办的,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好,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追求,也有自己的品牌意识。
这次展览应该说是一个常态性的展览,以对联为主体,也没有展出比较激进的作品。当然,激进与否不是判断艺术好坏的标准,但我们知道,中国人的审美具有中庸性,中性的东西其实是最难的,希望这个面对大众的展览能够具有中庸的品质。
谈到主题,书法不像绘画的主题性那么明确,绘画可能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题材产生丰富的主题。画家面对的对象是多样的,求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变得好与坏,那是一个人的境界问题、修养问题、功力问题。我们知道书法就是汉字的艺术,几千年来,不同的人都用一支毛笔写书写同样的汉字,但既要不重复古人,又不重复时人,还不重复自己,所以这个难度就非常巨大。
这个展览从主题上来讲,其实就两句话:动与静和虚与实。中国传统书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但我更注重“计黑当白”。古人的书法作品都是用浓墨重墨,是两元对立的。但我的作品中,比如“飞白”就是很虚的东西,像这样的东西容易犯错误,容易不讨好,甚至很难做到位,这些都是难点,但是我就在这样一个迎难而上的过程当中,觉得有所收获。在2000年前,西汉时候的蔡邕就提出了“飞白书”这样一个概念,但一直以来,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人在探索、在思考,甚至在实验,遗憾的是没留下一件作品,我用了30年把它做出来。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报》:在当代书坛,您一直是以一个“创新者”的形象出现,虽然这次展出的作品比较“中庸”,但还是能够看出您对书法艺术的很多探索。您是如何理解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的?
曾来德:所有的艺术门类当中,没有哪个艺术门类有书法的传统这么顽固和强大,因为它几千年不衰、不竭、不灭。很多人是进去了,出不来;还有很多人进都没有进去,更谈不上出来。我想如果说你看不透它,它永远是黑洞,你看透了它,也可以通向光明。
艺术的生命肯定是创新,但书法的新是什么?新到什么程度才算新?这个问题很复杂,可以说今天我们很难把它悟透。我以为创新有大创、有小创,有创好、有创坏。我们很多人在创新的时候误入歧途,在创新的时候背叛了自己的老祖宗,最后似是而非。比如有很多人在追求书法的当代性的时候,以牺牲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为代价。
虽然审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它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它有一些大的规律。中国书法的过去,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内容大于形式,一个是形式和内容并重。因为书法源于实用,首先是它的可读性,就是内容,第二是它的可识别性,即文字的准确结构,第三才是它的审美性。比如说我们的诗稿、词稿、文稿、尺牍、信札、手札……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再谈审美性。那么形式和内容并重的就是狂草,我们现在来看狂草似乎是纯粹的艺术,作为审美的这个外在形式来讲,它是大刀阔斧、是豪放潇洒。但是古人在写的时候,其实它的内在也有严密的内容和规范在约束它,当失去那个内在的规范,它的本质就发生变化了。所以在艺术的创新中,有可以变的东西,也有不变的东西。
就当代书法来说,我觉得创新,它第一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第二是形式大大于内容,第三是纯粹的形式美,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往前延伸和探索的。
回过头来说,传统是什么呢?我以为传就是超越,统就是规范,一种规范的超越就是传统,它是一种传承、传播、流传的动态运动的前行。超越你所处时代的时间,生命结束了,艺术还没有结束,它就传下去,这个时代过去了,但艺术的时代还在往前,它就是动态前行的传统。那么规范是什么呢?就是事物是和事物、人和人、门类和门类之规范,书法就是书法,绘画就是绘画,正如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虽然都是人,但是不一样的人。艺术的创新也一定是有所规范的,也有一个边界,我们可以局部跨界,但不能整体取代。所以创新不能过分超越,超多了以后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自己。从1984年到现在我一直在求变,也一直在变化当中,但是也有不变的东西,如果根本上变了,那这个变化的结果也是值得怀疑的。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报》:如您所言,您的作品一直在变化当中,也一直保持着对时代精神和审美的高度敏感,您认为是什么因素促使您数十年来一直保有这样的敏感,并始终做到求新求变的?
曾来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敏感性,只是敏感的角度不同,我觉得要保持这种敏感性,就要一直对艺术保持高度的热情和激情。你必须自始至终地沉浸在里头,就像人一到热恋的时候就非常敏感,而且那种敏感是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是不知疲倦的。说穿了就是对艺术的爱达到一种高度和深度,你的敏感度自然就在,否则你就会慢慢变得麻木。
另外,对艺术家来说,艺术是为自己创造的,严格讲它不对任何人负责,只为自己负责,如果是连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你怎么去让人别人喜欢呢?别人喜欢的东西,难道一定是你喜欢的东西吗?但在今天这个现实社会当中,我们很多艺术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为了别人喜欢,这不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选择。虽然现实有时候逼迫我们去调整,但这几十年来,面对市场、面对荣誉,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基本上做到了不妥协。有时候我完全可以走一条比较顺利的道路,达到人所需要的极致。但是有时候我自己去选择了走弯路,这就好像我们爬山一样,直线是登不了顶的,往往是要绕过去,艺术道路也一样,弯弯曲曲,没有哪个人一夜之间能够达到顶峰的。
我今年做了三个展览,每一个都不一样,其实要我再办十个展览,可能又不一样,所以我本身就是一个变数。我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就给自己写了一个座右铭,叫“毁我塑我”,一直到今天快50年了,我一直按照我给自己写下的这个座右铭在往前走。今天这个展览或许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我有很多不一样的、探索性的、超越性的东西,我想下次我要做的展览又将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式。
曾来德,1955年生于四川省蓬溪县。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届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记、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河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系一级美术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曾来德 至虚极 51.5cm×136cm 2009年
曾来德行书七言联61cm×18.5cm×22022年
曾来德行书七言联61cm×18.5cm×22022年
曾来德行书五言联61cm×18.5cm×22022年
曾来德船山诗一首136cm×68cm2011年
曾来德 行书五言联 136cm×34cm×2 2022年
曾来德 草书四言联 180cm×48cm×2 2022年
曾来德 草书五言联 136×34cm×2 2022年
(图片:十竹斋摄影:汤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