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基层一线,防控疫情、宣传政策、收集民情、排查隐患、调解矛盾;他用脚步丈量网格,用担当守护平安。他是吴中区光福镇迂里村党委书记陆振华,更是迂里村一名普通的网格员。

守初心,“网”尽格中事

光福镇迂里村作为吴中区最大的涉农村,村域范围广,户籍人口多,防疫压力大。自疫情发生以来,迂里村二级网格长陆振华,始终坚持“一线指挥、一线落实、一线坚守”,团结和带领村工作人员、志愿者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防疫工作始终有序、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采样现场,常常能看到陆振华忙碌的身影,物资保障、秩序的维护、合理安排上门核采的医护等等,他都一一过问,统筹安排。“疫情如同战情,关键时刻,要把村民的安危放在心里,把疫情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这位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80”后村书记,一直不忘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时刻践行一名普通网格员的初心和使命。村里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心疼他:“防疫的工作任务,确实比一般的工作重。疫情暴发以来,他白头发更多了,一忙起来也就顾不上打理了。”

在防控压力特别大的那段时间,陆振华现场工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经常连续工作到深夜,吃饭两顿并一顿也是常事。像不分昼夜的工作节奏,已经成了陆振华的日常。“网格长是责任,也是表率,必须坚守‘服务为民’的初心,用网格编织起群众的幸福网。”陆振华说。

办实事,以真心“网”民心

多年来,迂里村安山、山前的两千多位村民一直有件“挠头事”:安山和浮上设有2个公交站点,但一直未实现通车。山前连公交站点也没有,村民出行不便。

“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出门一趟好不方便……”收到村民反映的问题后,陆振华带着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实地查看了解情况。然而,要解决这个多年的老难题谈何容易?网格长、网格员们多次与市、区有关部门协商,但因为路面净宽不够、停车条件较差等实际问题,均未制定出实际性的解决方案。

为彻底解决村民“出行烦、乘车难”的问题,陆振华再次走访实地、了解村民出行需求、征求村民建议意见,并组织村民代表与市公交集团有关部门直面沟通联系、研究解决方案,对村民反映的情况、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讨论、再分析。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刚刚过去的8月,公交公司新辟光福文体中心至池沿上公交线路654,停靠迂里村浮上、安山等自然村,覆盖了迂里村公交薄弱区域3.5公里,增设了公交站点4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出行都是走路,要走两三公里才有公交站点,现在村内有了公交车,真的是方便了我们出行。”迂里村安山、山前两千多位村民翘首以盼、期待已久的公交出行梦得以实现。“之前去镇上都是开电动自行车,下雨天路滑、又不安全,现在公交的新线路直接可以坐到镇区,换乘也很方便。”村民代表说。

巡视网格、走访群众、调解矛盾……陆振华依然日复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就是像他一样的“网格蓝”们,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织密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