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鸭池河 北岸一带地形 摄于化屋基

■贵州省画屋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化总裁 李才武

1935年9月,蒋介石调集130个团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形势非常严峻。红二、六军团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审时度势,决定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为争取主动,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的刘家坪地区出发,开始新的战略转移,争取在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创建根据地。

为了有效地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红二、六军团约8000人由南腰界出发挺进湘西,开辟新的根据地,留守黔东根据地的党、政、军、群组织一直坚持斗争。

1936年1月中上旬,红二、六军团进入贵州,12日攻占石阡县城,19日,贺龙、肖克、任弼时、关向应等军团领导在石阡召开会议,石阡会议讨论分析了红二、六军团面临的形势,决定放弃在石阡、镇远、黄平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西进到乌江以西,长江以南的川、滇、黔地区活动,在贵州西北部创建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江口下方约1公里处,就是鸭池河渡口

在西进途中,红二、六军团接到军委两次电报,指示“二、六军团可在黔、滇、川活动”,“应以佯攻贵阳之势,速转黔大毕地区,群众地形均可暂作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军团领导人进一步分析了黔西北地区的条件后认为,中央红军长征曾到过黔西北,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使这里的人民深受启迪,有革命之欲望;贵州地下党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黔西北活动频繁,而国民党蒋介石川、滇、黔三省军阀矛盾重重,各自为政,反动统治力量相对薄弱,有利创建根据地,军委指示完全符合实际,红二、六军团领导决定进军黔西北创建根据地。

红二、六军团部命令担任先导的红二军团六师从修文直奔镇西卫(今卫城),准备抢占鸭池河渡口,今百里乌江画廊化屋基。随后,军团领导又从各师选调精兵强将,组成120人的侦察队伍,连夜向鸭池河挺进。鸭池河渡口,是黔西北数县通往贵阳的惟一渡口,沿河两岸山高林密,山岩峥嵘陡峭,高处达数十丈,低处亦有数丈之高,河床时宽时窄,河深水险,水底暗流湍急,堪称天堑。当时来往交通,全靠木船摆渡,从渡口到北面山顶的路上有大、小关两个隘口,上山小路如登天梯, 悬崖下的苗寨 ,是今化屋基一带,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在此驻兵。

山路曲折盘旋,鸭池河渡口,是黔西北数县通往贵阳的唯一渡口,沿河两岸山高林密,山崖峥嵘陡峭,高处达数十丈,低处亦有数丈之多,河床时宽时窄,河深水险,水底暗流湍急,堪称天堑,插翅难飞。当时来往交通,全靠木船摆渡,从渡口到北面的山顶上有大关、小关两个隘口,上山小路如登天梯,大路曲折盘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了袭击、强渡成功,红二、六军团按照军委指示,佯攻贵阳,声东击西,成功地迷惑和调动了敌人,蒋介石布置在贵阳以西、乌江上游鸭池河渡口的九十九师、二十三师在贵阳“告急”的情况下慌忙向贵阳收缩。红二、六军团抓住鸭池河渡口防务空虚的时机,虚晃一枪,绕道黔北,直捣修文,奔袭鸭池河,于2月1日深夜奇袭成功,占领北岸渡口化屋基一带地区,红二、六军团历时3天渡过鸭池河天险,将敌人九十九师、二十三师甩在鸭池河南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屋基红军演艺队 再现长征魅力

2月1日深夜,红二、六军团派出的侦察队一路急行军,扫除了沿途地方反动民团势力。路经坎挂时,竹碉里的伪军已逃跑,先遣队便将竹碉烧毁。由于竹碉起火,浓烟滚滚,远近可见,正待在渡口老街家中的新店区伪区长董醒吾及联保主任杨冰儒等,见势不好,纷纷朝归中等地逃窜。

第二天早上10点多钟,红军先遣队到达南岸渡口,河两岸的盐防军守兵,见坎挂碉楼起火,知道红军已到,仓皇从小关、垭口向捅井方向逃窜。先遣队在南岸渡口观察北岸确无动静,在树木荒草掩映之中,发现了几只小船,通过向对岸的船工喊话宣传后,一只小船首先从对岸划过来,10多名侦察队员立即上船划向对岸,控制了渡口。待红六师赶到时,渡口共有大小船只10只,大船一次可载100多人,小船一次可渡20多人。午后,红五师及大部队也陆续赶到渡口。仅靠4只木船摆渡,部队难以及时过河,红五师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就地取材在渡口下游水势稍缓的羊子岩脚滩口架设浮桥以保证部队安全过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屋基红军演艺队 军民鱼水一家亲

红军乘夜在当地群众和船工的帮助下,利用从伪区长家缴来的备用电话线、木料、竹竿及向群众借的门板等将浮桥架成。随后,红六师、五师、四师、二军团直属机关、十七师、六军团直属机关、十六师、十八师共18000余人历时3天依次通过浮桥到达北岸。

红二、六军团过河后,立即撤毁浮桥,封锁河面,将敌九十九师、二十三师甩在鸭池河南岸。

红军过河后,对借门板、木料给部队搭浮桥的老百姓进行了赔偿和感谢。之后,红二、六军团乘胜进军黔西、大定、毕节,为创建根据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文化记忆的名片。

红二、六军团顺利渡过鸭池河进入黔西县境后,国民党黔西县长林雁峰和前任县长谭重光纠集反动势力妄图负隅顽抗。林雁峰拟请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宋醒(宋马刀)部担任城防。宋醒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军人,深知红军此行是北上抗日,英勇善战和锐不可当,就以林给赏银粮饷太少为由,带队逃离。因此,作为黔西北东大门重镇的黔西城防守十分薄弱,仅有百余名保安队以及增援的一个连把守。林雁峰一边强迫群众在城墙及四周城门巡逻,加派兵丁,对出入者严加盘问,对红军进行大肆诬蔑诽谤,妄图负隅顽抗;一边带着家小及30多名兵丁连夜出逃。黔西城内邮电局长、区长、保长和官僚、资本家、地主、商号老板及负责城防的保安队和吴忠信刚到黔西的一个连的官兵,也如惊弓之鸟,逃之夭夭。红军先遣队来到黔西城外,向城内鸣枪进行火力侦察,城内却无反应,拂晓,红六师顺利进占黔西城。

红二、六军团进占黔西后,2月5日,总指挥部在驻地川祖庙召开紧急会议,即黔西会议。黔西会议是继石阡会议之后,红二、六军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再一次讨论了石阡会议作出的决定,强调在黔大毕开辟新的根据地的重要性。

红军长征胜利,突破鸭池河天险,转眼已86年,我们建设“化屋基红军演艺队”、“得胜坡红军演艺队”,是对伟大的长征的红色记忆的生动传承。

原题:佯攻贵阳调虎离山 红二、六军团挥师奇袭鸭池河渡口突破化屋基进入水西

摘自 搜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