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面流来三岔河,右面流来六冲河,左面为鸭池河。 李才武 摄

■贵州省画屋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化总裁 李才武

当初红军架浮桥奇袭敌人的鸭池河上,历经铁索桥、钢混水泥桥,如今已修建起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世界最大的山区斜拉桥——鸭池河大桥。

化屋基汇流庞大的乌江东北源水系赫章、镇雄、七星关流来的六冲河,与西南源威宁盐仓营洞村发源,经六盘水流来的三岔河,在我们所站立的化屋基三江口以下,叫鸭池河。可以说,威宁原两县,大威帝国古夜郎柯倮洛姆,其地域之广大,涉川、滇、黔边,汉水,墨特川,发祥于东威宁之今赫章县,汉水,发祥于昔日北威宁之得胜坡分县。

鸭池河劈出峡谷天险,河水穿山东行。清镇与黔西两市之间的鸭池河段,处鸭池河中游,是一道天然屏障,鸭池河渡口,曾经是贵阳通往毕节的唯一渡口,从渡口到鸭池河北岸山顶,小路如登天梯,大路曲折盘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要冲,来往交通,全靠木船摆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化屋基观景台摄下的情景

1936年2月2日,贺龙、肖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修文乌栗会合,经过搭建的便桥抢渡猫跳河进入清镇境。

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红二、六军团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声东击西、佯攻贵阳迷惑敌人,蒋介石把布防在贵阳以西、乌江上游鸭池河渡口的九十九师、二十三师急向贵阳收缩。红二、六军团抓住清镇鸭池河渡口防务空虚的时机,虚晃一枪,绕道黔北,2月1日夜奔袭鸭池河渡口成功。

2月2日凌晨,红二、六军团选派了120多名精锐战士组成侦察队,由排长王绍南带领,兵分两路,一路由清毕公路直下鸭池河,争抢时间控制渡口;另一路由茶店走小路,经韩家坝,过铁锁屯,直取陇上渡口、过鸭池河后,迂回到敌后,夹击鸭池河渡口西岸的防堵之敌。

我听闻清镇市新店镇在探索一条“一产+三产”的特色发展路径,以“鸭池河酥李”为名片,融合新店镇的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开展“吃红军饭、穿红军鞋、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听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将鸭池河村打造成为可视、可听、可体验的红色教育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连爽

贵州省画屋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探索一条“生态历史文化+n产”的特色发展路径,以“吉连爽”为名片,融合川、滇、黔三省的红色文化、夜郎生态旅游文化,开展“吃红军饭、穿红军鞋、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听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将川、滇、黔三省打造成为可视、可听、可体验的红色大经验旅游圈,红色教育阵地。

原题:曾为贵毕通道唯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鸭池河渡口 红军架浮桥奇袭

摘自 搜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