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无往不利”的营销手段,又一次踩进了坑里。

今年5月12日,吉利为了宣传 星越L 参数 图片 雷神 Hi-X油电混动版汽车的性能,在官方公众号中发布了一篇通过贬低丰田、本田,来凸显吉利混动技术优势的宣传软文。然而此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三条,构成了利用广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

因此在8月1日,杭州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对吉利作出1万元的处罚,并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尽管对于市值高达1738港元的吉利而言,1万元罚款完全称得上是无关痛痒的“毛毛雨”,但2022年上半年吉利刚刚推出一系列的新款车型,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很难说不会影响到具体的销量表现。

同时,吉利并非第一次因为过度营销而招致惩罚,再加上近些年来拓展新能源市场的相对滞后,“只懂营销没有技术”的质疑声,或许也会越来越大。

一、过度营销“屡教不改”,吉利新能源车型掉队?

在过度营销这件事上,吉利多少有些“屡教不改”。

例如2019年2月蹭《流浪地球》热度,申请以轿跑SUV“ 星越 ”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2020年4月1日,吉利曾经在微博宣传 豪越 新车时,从文案到图片,都涉嫌碰瓷中航工业的“运20”运输机;2020年6月,又以“强力淋雨”的测试为噱头,为豪越车型进行夸张且迷惑的宣传;2021年第四代 奇骏 的宣传过程中,以城市SUV的定位去挑战专业越野车的“跑沙漠”,结果被一众汽车媒体人给出了大量差评,最终导致销量暴跌。

诸如此类,仅是此前三年中,吉利就多次因为过度营销事件遭到舆论抨击。而且从2022年上半年吉利新款车型的市场反馈来看,极氪001、星越L、 星瑞 等车型,在宣传中依旧存在着“吹上天”的过度营销嫌疑。

从天眼查的司法风险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吉利多年来都经受着官司缠身的局面,其中也有着不少类似的司法纠纷。

这一次,通过踩丰田本田两大日系品牌的混动技术,推动星越L雷神Hi-X上位,只能说是吉利怎么都不愿意改的“传统艺能”了。如果仅是这样,倒也不足以被冠以“只有营销没有技术”的名头,归根到底,舆论的种种不满,主要还是来自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实在是有些“拉胯”了。

1.新能源汽车销量难以达成预期,垫底于自主品牌。

身为自主品牌“一哥”,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却明显出现了掉队的迹象。

早在2015年11月18日,吉利汽车曾经发布了“蓝色吉利”的新能源战略,预期在2020年将会实现新能源汽车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90%的目标。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吉利新能源、领克、几何在内的全部新能源车型,2020年销量为6.8万辆,占比只有5.2%。

即便是到了两年后,截至2022年上半年,综合前6个月的销量数据,吉利全系乘用车总销量34.92万辆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只有7.57万辆,占比仅为22%。考虑到吉利的往年销量普遍高于百万辆,以及2021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7.5%,或许可以大胆预测,2022年全年占比数据可能依旧难以突破10%。

对比传统车企范畴内的一线企业,据不完全统计,遥遥领先的比亚迪,在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高达81%。而即便是转型速度相对平缓的上汽、长城,其占比也分别达到26%、10.7%,相较之下吉利几乎是垫底的存在。

2.口碑崩坏持续遭车主投诉,品控隐患导致大量召回。

2022年7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吉利旗下部分 帝豪GS /GL、2019款 博越 ,因手动变速箱的液压离合系统因装配偏差将、缺少“发动机舱盖未关闭”提示功能等原因,即日起开启召回计划。

其中, 帝豪 将被召回28359辆,博越将被召回94087辆,共计122446辆。在7月份总数量约38万辆的汽车召回计划中,吉利位居第一,成为唯一需要召回超过10万辆的品牌。

与此同时,在汽车投诉排行榜中,吉利同样位于前列。根据2022年1月的排行榜,吉利旗下 沃尔沃XC60 几何E X3功夫牛、极氪 ZEEKR 001 领克01 、吉利星瑞,分别位于排名第1、3、5、6、7,在前十被投诉的品牌中,吉利一家就占了一半。

尤其是几何EX3功夫牛,自2021年11月14日正式上市后,屡次出现行驶过程中突然失去动力、电池熄火等问题。另外根据网络消息,从2022年2月到5月,几乎每隔一个月都会发生一起类似的事故,而且不少次都导致车辆困于道路中央,带来极大的交通风险。

到了2022年7月,吉利星瑞和星越L,仍然高居投诉榜前10,投诉量更是只增不减。而投诉的主要问题,大都是车机系统无法升级、影音系统故障等等,涉及疑似减配、与宣传不符、销售承诺不兑现等投诉。

由此不难发现,吉利在产品质量监控环节,或许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漏。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造成吉利“不懂技术”刻板印象的主要成因。

二、起火自燃事故难根治,吉利不懂技术全靠“借鉴”?

能够连续5年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吉利所仰仗的自然不会只有营销手段。

实在今年6月份,吉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彼时,由吉利旗下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研制的9颗卫星,在6月2日搭载长征2C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在近地轨道组装卫星星座。

这不由得令人联想起,特斯拉CEO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以及其构建全球互联网服务星座的“星链”卫星。无论吉利研发卫星星座的初衷,究竟是谋求更高的商业版图,还是又一次浮于表面的过度营销,都不妨碍背后所展露的技术积累。

只不过,这份足以支撑高端科技应用的技术力,在造车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细分中,吉利却始终都没能表现出足够的影响力。综合来看,主要原因或许还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动机技术长期“借鉴”,雷神混动新技术面对大量竞争对手。

作为汽车的灵魂部件,发动机、动力系统技术对于吉利而言,似乎始终都在贯彻“借鉴主义”的思路。这也导致了,在某种层面上,吉利存在着长期依赖于“外力”加持的尴尬状况。

例如2003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丰田8A发动机都是吉利汽车的核心卖点。然而在丰田起诉吉利存在商标和动力侵权嫌疑之后,被终止使用8A发动机后,吉利开始了对5A和8A两个系列的仿制。

甚至在丰田发动机的技术基础上,吉利还研发出了经典的1.5L自然吸气式JL4G15发动机,广泛应用于帝豪、 远景 等入门级车型的动力系统。在2010年3月28日以18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动力技术才逐渐摆脱了丰田的“阴影”,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

相比之下,在自研的层面中,吉利的CHS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曾在2017年短暂亮相的iNTEC技术品牌,都没能成功打开市场。2021年才推出,号称100%自有专利的雷神Hi·X混动技术,能否真的突破日系车,尤其是“混动大佬”丰田的专利封锁,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在自主品牌中,雷神Hi·X混动技术,还需要面对比亚迪DM-i、广汽GMC 2.0机电耦合、长城柠檬混动等主要竞争对手。吉利在自研技术领域相对薄弱的存在感,在取得实际市场反馈前,或许都将面临质疑,之前流传的“吉利雷神动力DHT技术抄袭奇瑞,且抢先注册了专利”等谣言,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代表。

2.起火自燃问题依旧频繁,“黑历史”持续影响品牌口碑。

具备极大割裂感的是,虽然吉利已经将卫星送上了太空,但仍然无法有效解决电池自燃的问题。就在发射卫星的3个月前,海南省海口市刚刚发生过,一辆 几何C 在道路中自燃的起火事故。

综合媒体报道,2020年连续发生4起自燃事故,其中大部分都是出租车之类的运营车辆,型号主要集中于 帝豪EV ;2021年8月20日一部吉利电动出租车在福州充电时自燃;2021年10月20日一辆疑似为EV 2019款的吉利帝豪,在合肥街头发生起火自燃。

尽管起火自燃事故的频发,主要源自于电池动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吉利的技术存在漏洞。但是从品牌形象而言,不小一部分消费者,或许还是会为吉利贴上“易自燃”的标签。

再加上极氪001上市时,曾因配置缩水、蓝牙钥匙丢失等问题被指控为“半成品”。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从低端到高端,几乎都存在着持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黑历史。

3.纯电车型产品池较浅,新能源转型不彻底。

吉利汽车现阶段的新能源布局中,分别有吉利新能源、几何、领克、极氪、睿蓝这5个独立品牌。根据官网数据,吉利旗下新能源车型只有8款,其中新缤纷和 嘉际 各占1款,星越2款,帝豪4款。

几何汽车中,算上还未上市的几何E,也只有4款车型;领克汽车现阶段仍然以燃油车和混动为主,并没有推出纯电汽车;极氪汽车旗下依旧只有ZEEKR 001;睿蓝旗下则是30X、60S、80V这三款纯电车型。

尽管整体来看,吉利旗下的纯电汽车已经基本形成了规模矩阵,但是分散到各个独立品牌,产品池的深度仍然略显不足。根据2022年7月份的销量统计,吉利旗下全系车型总销量为32030辆。其中领克销量为15007辆、几何销量为13633辆、极氪销量为5022辆、睿蓝销量为54418辆。

以单个品牌的对比而言,反而是没有纯电车型的领克保持领先。再加上吉利近段时间对雷神Hi·X混动技术的寄予厚望,如果过于重视混合动力的过渡车型,缺少对纯电车型的探索,很难说不会影响到吉利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无论如何,踩一捧一并不可取,还是希望吉利能够改掉过度营销的“老毛病”,稳住自主品牌“一哥”的地位,不要被比亚迪、奇瑞等车企反超了吧。

参考资料:

《因过度营销,吉利被处罚10000元,老毛病就是改不了》——汽场汽车APP

《网传吉利汽车抄袭奇瑞并抢注专利?吉利回应来了……》——财经天下周刊

《连续四年销量第一,吉利全靠“营销”,没有“技术”?》——车域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