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回贾府省亲之时,考察贾宝玉写诗功力如何,无处施展才华的林黛玉以及“一字师”薛宝钗,双双帮助贾宝玉作弊。
同样是作弊,两位的方式、画风却很不相同。
薛宝钗提及将“绿玉”改成“绿蜡”,一个字从提出到解释再到嘲讽玩笑,纠缠很久。
林黛玉则是悄声询问“可都有了”,迅速帮他写好一首、团成纸团扔过来让贾宝玉誊抄,交流少、过程短、动静小。
第一点,薛宝钗重点在姿态。
考场作弊,理应速战速决,话越少、过程越短越好,但薛宝钗如何?
非但和宝玉解释要改的原因“她(贾元春)不喜欢”,还详细解释典故来源,甚至还开玩笑调侃贾宝玉“谁是你姐姐?上头坐的才是你姐姐”。
更何况“绿玉”未必真有必要改,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论述过。
这固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严格考场,贾宝玉当然不会因为作弊而被拖出去明正典刑,但贾元春又不瞎又不聋,对谁和谁交头接耳等情况势必也一清二楚。
薛宝钗絮絮叨叨磨磨蹭蹭,究竟为何?
很大程度上,或许是在元春面前表现自己和宝玉“相处很和谐”。
这一幕落在元春眼中,大概不是宝玉不学无术、考试抄袭,而是宝玉宝钗两小无猜有说有笑。
关于宝钗和宝玉长期真实关系的定性内容,元春自然是从贾母或王夫人处了解,属于间接得知。
而当下这一时三刻之间、短暂直接了解,也很关键,会对元春形成直接冲击。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未来元春考虑宝玉婚事时,纵使因宝玉钟情黛玉而犹豫,也不会觉得“宝玉和宝钗相处有问题”。
第二点,林黛玉重点在内容。
林黛玉替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是贾元春当晚最喜欢的一首“宝玉作品”。
贾元春还特意依据此诗,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虽然是作弊的替身枪手,但林黛玉却有意无意命中了贾元春的内心期盼和愿景。
她描摹出了一幅安居乐业、悠然自得的图景。
从宏观角度而言,这是盛世图景的微观体现。
从个人角度而言,这也是贾元春对宝玉未来生活“平安喜乐”式的愿景。虽具体形式不同、财富多寡程度不同,但这种恬淡的幸福感,显然某种程度上是同构的。
与其说林黛玉这首诗是艺术造诣胜过宝玉、让贾元春误以为“宝玉大有进益”,不如说林黛玉是在“理想的美好生活方式”上引发了贾元春的共情。
那是贾元春或许曾憧憬,但在深宫中无法企及的美好生活。
当然,林黛玉未必是刻意揣测、刻意投其所好,相反,她很可能仅仅只是写自己心中所想所期待,因为真实、自然,所以格外有感染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