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庆良 魏萌叶 图/何庆良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石龙洞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林密。近年来,在湖北省民宗委定点帮扶下,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土豆种植等产业,已蜕变成鹤峰县产业脱贫第一村。玻璃栈桥空中挂,民宿木屋林中藏,成为石龙洞村在外人面前的新形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大山为石龙洞村产业发展带来优势,也给村民饮水带来了困难。村支书杨俊告诉笔者,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村已实现“一碗清水进农家”的目标,但因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暗洞遍布,村庄无池塘,石龙洞村没有持续稳定的水源。

今年7月,湖北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决定依托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帮石龙洞村修建一个标准规范的水厂,为当地村民的饮水质量来一次“大升级”,把“一碗清水”变“一碗好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龙洞村一角(何庆良 摄)

忧!石龙洞村村民一直为吃水愁

忧!石龙洞村村民一直为吃水愁

8月16日中午,鹤峰石龙洞村六组水厂建设工地上热浪滚滚,村民樊成林等6名本村建筑工和施工师傅一起凿石挖岩,砌墙面,他们已经在工地上干了近10天的活,关于工钱,却只字未提。

樊成林说:“村干部帮我们建水厂,我们很高兴,这是我们村自己吃水的事,也是造福后世子孙的好事,有没有工钱都不重要……”

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石龙洞村村民,为了吃水没少想办法,早期一直依靠肩挑手提来运水。当地发展烟叶种植后,烟草公司为集中种植区域修建了配套的灌溉水窖,这成了石龙洞村第一批规模修建的水窖。

2010年前后,在村“两委”的牵头下,村里陆续修建起数个容积200立方米以上的大水池。从水源地到蓄水池,通常要铺设数千米的引水管,村里老党员田怀之义务为村里管水16年,每周定期检查水管,排除隐患,确保村民正常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民宗委驻村干部搬石头帮助村民建水窖(何庆良 摄)

喜!石龙洞村村民吃上了优质水

喜!石龙洞村村民吃上了优质水

2021年6月,湖北省民宗委被确定为石龙洞村定点帮扶单位。经过前期脱贫攻坚期的努力发展,石龙洞村已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成功把一碗清水送进了石龙洞村266户农家。然而,该村现在水质标准为最低标准,省民宗委驻村干部不仅希望村民吃上水,更希望他们吃上好水。

如何为村里修建一个规范的水厂,对村民饮水质量进行提档升级,成为驻村干部拳拳在念的一件大事。从今年年初立项开始,省民宗委和村“两委”组成了水源探寻小组,在石龙洞村方圆20公里的大山深处开启了漫长的寻水之路。

省民宗委驻村第一书记刘平元和驻村新干部攀石上山找水源,经过近6个月的时间,寻水小组走遍了这片莽莽密林,最终在新行村、朝阳村等4个村9个水源地之间反复对比分析后,将优质水源地定在朝阳村。朝阳坪不仅水源丰富,水质也好,经检验,可以直接饮用,这里地势也高,方便后期设管直接引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村民主动带路和驻村干部一起寻找水源 (何庆良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源地找好了,接着,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找建水厂基地。村民刘贵艳家的宅基地,海拔处于全村最高处,很适合修建水厂。驻村干部和村委到他家商谈这件事,刘贵艳说:“修水厂是造福后代的事,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也愿意让出来。”他当即同意无偿把宅基地让出来用于建水厂。

在找水源、选厂址、建水厂过程中,刘平元坚持发动当地群众齐出力,想法子,共参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驻村一年来,省民宗委的驻村干部们从知之甚少的外来干部,到现在变成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的“新”老乡。

现在,水厂的地基已经打好了,预计9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水厂建好后,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就是直饮水了。通过这次安全饮水提档升级,石龙洞村安全饮水将达到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4项指标全部达标,并实现自来水供应全村全覆盖。

一泓清泉进农家,香甜甘冽润民心,成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驻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抬水管 (何庆良 摄)